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2016学年历史高二年级寒假测试卷

编辑:

2016-01-26

17、在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该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8、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 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 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19、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20、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说明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15分)

图1《蒙娜丽莎》 图2 《社会契约论》   图3《共产党宣言》     图4《新青年》

请回答:

(1)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4分)

(2)图2反映的社会进步思潮传播到中国,对中国近代的哪些历史事件产生了影响?(6分)

(3)分别指出上述四股进步社会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4分)

(4)上述四股进步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

材料二: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苏轼《枯木竹石图》

材料三: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宋元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所提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宋代什么绘画风格?(2分)

(3)据《清明上河图》和材料三,概述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2分)

(4)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2分)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4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3分)

24、(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以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三、四、五反映了西欧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他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3)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分)

(4)结合五则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5分)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历史高二年级寒假测试卷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历史试卷

历史高二年级寒假作业——文化史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