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同步练习

2016高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复习题

编辑:

2016-01-19

10.该城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  )

A.BⅠ   B.CⅡ

C.DⅣ   D.EⅢ

11.可以分析处理该空间数据变化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测量系统

【解析】 第9题,把以上三个图示进行叠加,可以发现EV区域离城区较远,位于河流的下游,此地为我国东南沿海,河流在此消失说明河流入海。第10题,该城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应选择在离城区较近,地形平坦,有水源的地方。第11题,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处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案】 9.C 10.B 11.B

12.“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

①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决策 ③百姓生活 ④科学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数字地球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

【答案】 D

二、综合题

13.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__状。

(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011年3月和2011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原因是什么?

【解析】 在卫星影像图上,直接解译标志有色调、形状、大小等。道路、河流、城市色调不同,形状也不一样。道路宽度不变,比较平直;河流弯曲而且宽度有变化。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表现目标物信息的各种特征,题中A处和C处是线状,但A与城市相连,C直接与一河流相连,故推断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影像解译标志因地、因时、因波段不同而异。

【答案】 (1)色调 道路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河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 道路比较顺直,河流弯曲 河流

(2)面 线

(3)A与城市相连,C直接与河流干流相连

(4)不一致 D处为一河流,季节不同、水深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色调就不同

14.2011年11月3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此次科考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安装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并执行一系列的南极生态环境研究等科考任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安装“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场址选择,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考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关于“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解析】 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和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方面,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

【答案】 (1)GPS和GIS RS

(2)C

(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举任意两例即可)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复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2016学年地理高二级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期末检测

高二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复习题(含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