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试题

高二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1-19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希望你喜欢。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3-5题。

3.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不包括

A.雨林生 物循环旺盛,土壤 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D.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D.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 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②雨林观光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生态旅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7.关于我国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据此回答8-9题。

8.造成我国很多大城市存在“城中村”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快          B.城市功能区分化快

C.城市人口增长快          D.城市化速度快

9.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首先要

A.缓解交通拥堵   B.搞好城市规划    C.治理环境污染     D.优化产业结构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10-11题。

10.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③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提前预报     ②震级较低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3.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15.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A.小麦农场   B.畜牧业   C.灌草种植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下图示意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回答16-17题。

16.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总体生产能力强            ②专业分工程度低

③各企业联系较少             ④各企业团结协作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 ,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18.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布局不合理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人口出现负增长

19.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