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试题

高考政治第三轮哲学常识复习题2016

编辑:

2016-05-11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据此回答15~16题。

15.投票表决通过修改选举法表明  

A.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B.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我国公民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基础

答案: A

16.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这表明  

A.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法律保护

B.我国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C.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D.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答案: A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2010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回答17~18题。

17.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合法的渠道有  

①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反映意见 ②将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 ③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通过听证会,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C

18.公民通过合法途径监督政府,这种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  

①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③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④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9.某乡政府在网上公示出2010年1月份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地记录了每笔公务花费,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这种做法  

①有利于增强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了解 ②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新渠道 ③必将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④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执政的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 A

20.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是。这表明  

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21.2011年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监察机关依法受理举报,对实名举报的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 ②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防止滥用权力 ③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有利于我国公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22.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为了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上海市政府要求居民衣冠不整者不允许上街。提出上述要求的政治学依据是   

①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③市政府对居民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民俗民风  ④自由是相对的,公民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 B

2010年5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维持原判决判处被告人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裁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据此回答23~24题。

23.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判处死刑表明  

①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④司法机关是国家政权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24.重庆市高院二审死刑判决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是因为  

①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②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或二审判决都是终审判决 ③我国对死刑判决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 ④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A

25.某市公民李某出于好奇,在网上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由此受到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这一事实告诫我们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②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 ③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④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民主化是组织工作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基层民众对组织工作的迫切愿望。近些年来,中组部及各级组织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组织工作的民主化,推出了“民选官”“民考官”“民评官”等新举措,基层民众对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较好的落实。

请你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组织工作民主化的意义。16分

答案: 1有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防止滥用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造福人民。2有利于公民在民主实践中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意识。3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4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执政水平,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16分

27.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报告》强调,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活得更有尊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平等享有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学角度谈谈你对“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17分

答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5分

2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其宗旨和活动准则。“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6分

3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一方面,公民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另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创造条件,实现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6分

28.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屋拆迁应运而生,由此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暴力拆迁,极端对抗……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

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

内容

变化 强制拆迁 强行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拆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拆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的“同频共振”。17分

答案:    1政府要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从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正确对待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5分

2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公共权力;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真正在拆迁问题上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6分

3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依法行使监督权,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不在房屋征收补偿等问题上胡搅蛮缠。6分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政治第三轮哲学常识复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2016年高考政治单项选择题专练

高考政治时事政治专练题精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