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试题

2016高考政治国际社会与中国外交专题训练(含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2-08

国际社会是指世界政治、经济的各行为主体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在频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为此精品学习网整理了2016高考政治国际社会与中国外交专题训练,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1.中国政府2013年11月23日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发布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有军事专家说,只要不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不侵犯他国领土主权,不影响国际公认的飞越自由,主权国家完全有权利单方面决策,是否应该划设防空识别区、何时划设、划设多大范围等事项,无需事先取得他国同意。请你帮助总结上述分析正确性的依据是(  )

①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自卫权 ②主权国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③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防实力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④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题意表明,在遵循国际法的前提下,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划设防空识别区,这体现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自卫权,故①②符合题意。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故③表述错误;④体现的是我国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的立场,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2.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我们维护海权的行动也在升级,这就引起周边国家的焦虑和不安,小国关心这对它的影响,大国则更关心其战略优势的丢失,菲律宾和日本的反华言行就是两个典型例子。我国的行动、菲律宾和日本的言行都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

B.为了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C.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

D.由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决定的

答案 D

解析 题意表明,各个国家尽管关注点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故D符合题意,A、B与题意无关。各国关注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可能导致国家间的竞争,甚至冲突,故C不符合题意。

3.50年弹指一挥间,尽管国际局势和中法两国各自都经历了很大变化,但两国对文明多样性的追求和尊重,都视对方为重要合作伙伴,都始终坚持友好合作的大方向,中法关系始终充满活力,日益走向成熟。其政治依据是(  )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中法两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共同构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题意表明,中法之间相互尊重、开展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这既是因为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两国合作的基础,也说明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际关系,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④中共同构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愿望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故排除。

4.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此举受到了世界各方的强烈谴责。美国驻日大使馆网站在当日发布声明称:“日本是受尊重的盟友和朋友,但美国对日本领导人采取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表示失望。”这表明(  )

①世界和平局面依然面临挑战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此举是对受害国安全利益的严重损害 ④美国与各方共同致力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意表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加剧了紧张局势,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与挑战,故①符合题意。美国驻日大使之所以发表这一声明,是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考虑,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故②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受害国,也没有涉及美国关于构建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故③④与题意无关。

5.2014年2月,中俄两国国家元首举行双边会晤,就今年的大型人文合作项目和地区问题等进行讨论,对两国双边关系进行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为2014年的中俄战略合作关系开了好头。材料表明(  )

A.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较量

C.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答案 A

解析 题意表明,中俄两国加强国际合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正是由于两国有着共同利益,所以才能加强合作,这反映了国际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故A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国际竞争问题和主权问题,故B、D与题意无关。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还没有最终形成,故C表述错误。

6.2013年9月,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倡议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表明(  )

①中国尊重和维护中亚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③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中国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倡议进一步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说明中国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作用,故④正确,这本身也说明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故①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故而选B。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突显了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之所以建立这一机构,是因为(  )

A.国家安全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B.国家安全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C.国家安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答案 A

解析 A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国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体现国家安全是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故入选。B项观点错误,国家安全不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故排除B项;C项观点错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国家安全,故排除;D项观点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而不是维护国家安全,故排除。

8.2013年“玉兔号”月球车驶进月面,开始了月球探索之旅。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都享有自由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平等权利。我国以和平利用太空为目的,愿与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我国的这一主张表明(  )

①合作与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意表明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主张和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说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故②③符合题意。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故①表述错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故④表述错误。

9.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  )

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B.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我国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表明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与平等权。

10.2014年1月,在同欧洲领导人的会晤中,习近平说,欧洲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国重视欧洲的地位和作用,看好欧洲发展前景,即使欧洲困难的时候,中国也对欧洲充满信心,将继续把欧洲作为外交的主要方向。这表明(  )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我国主张平等互信共同维护公平正义

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D.中欧间已建立了最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答案 A

解析 B、C两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故不选。中欧并非建立了最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故D不选;正确答案为A。

11.2013年,世界上的大国关系仍然充斥着碰撞、合作及其背后不断加强的相互依存。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由中国所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逐渐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这表明(  )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③竞争、合作与冲突依旧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①错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目前还没有起主导作用,④不符合事实。

12.李克强总理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说,“多栽花,不栽刺”。十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引领着东亚地区合作,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这一成就得益于各国(  )

①能够彼此尊重,加强交流与合作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坚持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共赢 ④在对话合作中消除彼此间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独立自主是我国的外交政策,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②错误;在对话合作中消除彼此间的差异说法错误,差异不能被消除,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