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试题

2015-2016高考政治实践观与真理观专题训练(附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2-07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以下是2015-2016高考政治实践观与真理观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

1.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通过这次普查,可以摸清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正确的意识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中材料“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通过这次普查,可以摸清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既表明了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客观实际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故②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故④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

2.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

①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故②错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故④错误;①③对应正确,应当选。故答案选B。

3.近年来,在人们熟知的汽车制造、焊工作业等领域,大量“机器人员工”已经被引入,与人类相比,出现在一线生产岗位的机器人操作更准确,具备更高的承受力,并且带来了成本降低和技术进步。由此可见(  )

A.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适应性

B.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C.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D.意识并非人类所特有的功能

答案 C

解析 A表述错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D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为人类所特有。

4.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  )

A.将现实世界作为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B.正确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启示人们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D.没有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实质是相对主义

答案 C

解析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A、B、D不选;“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启示人们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C符合题意。

5.漫画《有口难辩》告诉我们(  )

①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②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漫画的标题“有口难辩”和漫画中的文字“经专家鉴定是地不平”,可以知道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②④正确;①与漫画观点正好相反;③与题意无关。答案选D。

6.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上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探究农村发展幸福路。“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说明了(  )

①认识的需要能够推进实践的发展 ②真理在克服谬误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④正确;同时也能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故③正确;①②说法不合题意。故答案选D。

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④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深刻,反映出认识的无限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①③符合题意。认识的反复性不能体现,②排除;认识的进步是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对已有理论的辩证否定,④说法错误,排除。

8.科学家米勒于1939年研制出DDT杀虫剂,并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后来因为DDT影响人体健康,到20世纪70年代,DDT被世界各国明令禁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杀虫,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关于DDT的争议可能还会延续。人类对DDT的争议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与实践检验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②真理在实践中反复接受检验,并不断地被推翻 ③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④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②说法错误,被实践反复检验证明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的丰富和完善;③说法错误,错在了“循环过程”;人们对DDT认识的反复,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的相关知识,因此①④正确;答案选B。

9.2014年2月22日,党媒刊文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改革思路。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明确概括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设问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从材料可知,改革思路需要统筹内外大局,并与时代潮流相符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说明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和思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体现了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故②③符合题意。④是唯物论的道理,而不是认识论的道理,故不符合题意。题目并没有涉及怎样检验真理的问题,故①与题意无关。

10.下面漫画说明,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③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这说明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也说明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②④正确。①③观点错误。

11.长期以来,菠菜作为一种富有营养的蔬菜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菠菜的草酸含量较高,大量或长期食用易与体内钙元素结合形成草酸钙而不能被人体吸收,被排泄掉而造成人体钙质的大量流失。上述材料从哲学上反映出(  )

①认识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④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历史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题意表明,人们对菠菜的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④符合题意;人们对菠菜的认识之所以产生反复就在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本质和属性的暴露受实践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制约,故②符合题意。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故①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认识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故③表述不当。

12.针对“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现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不常看望老年人属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③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故②不选;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通过质变,能够促使事物发生变化,但并不一定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