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时事政治

2014年高考时事政治必考点

编辑:sx_songjm

2014-03-05

2014年高考时事政治必考点

一、【背景材料】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来说,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形成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自贸区的设立,能够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政府的职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的具体体现。

(2)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这是政府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性的体现。

(3)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基本原则。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维护公民权利,有利于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原则。这说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设立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改革,要通过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遵循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规律来认识事物。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三、【创新训练】

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据此回答1—3题。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B.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C.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D.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①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 ②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③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外资项目 ④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

A.使我国经济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

B.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C.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据此回答4—5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