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作文

2014高考作文真题猜想:“追求与放弃”

编辑:

2014-04-25

【点评】

没有人会拒绝美!美的景色,那是大自然用来给沉重的心卸载的礼物,就如九寨沟吧,连天上飘来的雨花都吐露着别样的芳香;美的歌声,那是从甜润的歌喉中流淌而出用来温暖这个嘈杂的世界的天籁,就如《月圆花好》吧,连那无声的休止中都摇漾着醉人的晶莹……是积习,还是偏执,美的文章,是我的最爱!

就像“上帝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集中在一个身上一样”,缪斯女神也不会把所有的文采都赏赐给同一颗大脑,浓聚在同一篇文章里的。我始终认为,如果每一个正在积极备考的高中生,都能写出与侯新觉的《“轻装”才能“远行”》一文相当的文字来,作为老师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开头多“俏”!总是忘不了年轻时候的我,曾经干过的许多荒唐事中的一件:一个姑娘骑着自行车,飞驶在我的前面,似乎是很随意挽起来的乌黑发髻上,扣着一定绝对“迷你”的小草帽,车子在颠,草帽也就上下翩跹开来,翩跹得正处在急于要看到“世界的另一面”的那个年纪的我,心乱了,也醉了,竟至于跟着人家骑行了许久,直到被一块石头一硌,摔倒在地,才……写评语就好好写评语,说这些丢人的事儿干嘛?其实,极喜欢宽恕自己的我,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说来说去,还是在强调文章的开篇之语一定要有那么点不同凡响的劲儿,爽心爽肺的味儿,最上者莫过于在“乌黑的发髻上扣上那么一定‘迷你’小草帽”!侯新觉是很知道“小草帽”的妙处的!“巨树”、“溪流”跟“轻装”才能“远行”简直就如参与商一样,想“见个面”都是奢望,可是妙就妙在侯新觉独具只眼,发现了“叶枯叶落”、“水过沙沉”这稀松平常又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与人世间的“卸载”竟然如此“不谋而合”,“得以坚挺傲骨”、“得以汇入蓝色的梦”,人格化一点,离得开“卸载”(即“轻装”)这个前提的“功劳”吗?这叫什么?这就是为了应付(也可说成“应对”)令人感到那般无奈的“中国式高考(微博)”笔者不得不倡导的“类比切题法”!

文章的第三段似乎有“离题之嫌”!其实这正是小作者的高明之处。屈原、司马迁、“戊戌六君子”……这些古圣先贤们用他们的惊人惊世之举,为我们解读了“是非与浊清”、“‘泰山’与‘鸿毛’的孰轻孰重”、“舍生取义”的真正内涵,为我们的人生树立了高标,于是耸立成了一座座不休的历史丰碑;还不仅如是,他们早已用他们的无奈的辉煌最为深刻地诠释了“取”与“舍”的一切要义;只不过鲜为人“知”与“识”罢了!说来说去,小作者就是要告诉人们,“轻装”永远也不等于“弃一切于江海”,而是舍弃那些有碍于前行的“杂念”,于是没有了“旁骛”的累赘,从而就甘之如饴地带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不大不小的责任阔步远行!也正是在这样的“推敲”之下,于是才有了小作者那因落地有声而醒人心智的“那么就让我们拾起自己最心仪的那块美玉,用你的理由走出自己的光彩”的结论吧。

文章的第四、五两段,可以说,既是文章的高潮,又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更是容不得笔者强聒不舍地再去饶舌的!因为美与丑是不一样的,美的东西一眼就看得见,而许多“丑”的东西是需要辨析的!(孙长江)

人生的一抹亮色

高三学生 刘恺希

倾听春的莺歌燕语,感受自然的魅力,不是小草不懂得泥土下的安逸,只为了春的生机,擎出了一片新绿;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感受激越的旋律,不是水滴不懂得小溪的平静,只为了海的浩瀚,汇出了一望无际;倾听校园的书声琅琅,不是我们不懂得生活的梦幻美丽,只为了一个信念,追寻出最绚烂的轨迹。

茕茕孤鸿,漫漫黄沙,身穿嫁衣,怀抱琵琶的你,缓缓推开边塞的大门!这一刻,征战的号角,呼喊,厮杀戛然而止。你,离开汉宫,带着橄榄枝走进单于的幕帐之中,将你的思念、眷顾化作一颗滑过面颊的泪滴,拨弄手中的琴弦,如歌、如诉、如泣。汉时的明月因你的眼泪沧桑凄美。没人知晓,你淡妆素面的走来,令多少官员如释重负,令多少宫女羞愧不语,从此你名垂青史,你追求了和平,放弃了幸福,成就了昭君出塞的美誉。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一座“树仁学院”,圆了多少贫寒学子的梦想,一份教育的信念融入多少汗水与青春,一对古稀老人,赢得多少敬佩和仰慕。你们用“坚定”二字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你们更用行动诠释誓言无声。你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钟期荣、胡鸿烈,你们追求了梦想放弃财富,你们抒写了香港教育的传奇。

你本是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在训练场上留下你矫健的身影,然而你却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了。你用生命回应了一个陌生人的呼喊,你用辉煌的陨落挽回了另一个生命。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人们手持菊花为你送行,你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息。我们一直在追寻着生命的目的,你用纵身一跃,画出了人生最凄美的轨迹。孟祥斌,你追求了大爱,放弃了生命,你的勇气在白菊花的映衬下纯净、美丽。

追求像一匹老马,虽然不能驰骋千里,却可以一步一步攀到梦想的高峰,放弃那一块块看似美丽的巨石,看似愉悦却很快坠落谷底。弃幸福,弃财富,弃生命;追和平,追梦想,追博爱,追求与放弃是一个人生的天秤,它的灵敏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上一下只在你的一念之中。追寻出人生的一抹亮色吧,去追寻,莫迟疑!

【点评】

读诗的感觉真美!“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喜”与“厌”,一对比,平平常常的一个生活小景,有了蕴藉,有了意味。“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昔盛今衰,竟因一曲,一夸张,讽更深,刺尤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十四字内,鞭辟已入肌理……

读刘恺希的作文,总像是徜徉在诗的王国里,最忙的是眼睛和双手,赏不够花团锦簇,采不够姹紫嫣红。

一开篇,小作者绣口一开,便是三个由“倾听……”很严整很诗化了的句子构成的排比句,俨然纤纤素手,只是轻轻一摆,我们就兴致勃勃地跟着一个魅力四射且十分自信的小姑娘一路跑起来。她“让”我们“倾听”,听什么?莫非只是“倾听”“莺歌燕语”、“潮起潮落”、“书声琅琅”吗?否。跑着跑着,我们忽然就悟到了,原来小作者是在用世上最美最甜的声音为我们讲解着一个虽不深奥但却很容易令“当局者迷”的哲理!不是吗?“泥土下的安逸”,小草是懂得的;但为了“擎起一片新绿”,它却毅然舍去了那份足够自己享用的恬静。“小溪的平静”,水滴是懂得的,但为了“海的浩瀚”,它也决然地告别了那“山青花欲燃”的幽谷;美丽的梦幻,诸如周六的傍晚,也来他个“渔舟唱晚”,周日暖阳下,也享受一下赤脚走在绵绵软沙上的美丽心情,但为了“一个心愿,追寻出最绚烂的轨迹”,作为学子,却不得不“三更灯火五更鸡”守着难捱的寂寞……生活,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什么都不想放弃,到头来就只能白首空叹息;所以要想“取”就必须有所“舍”!“舍”弃了花态柳情,才饱赏得到崔嵬嵯峨;得以大快于“一览众山小”的雄襟伟抱,是因为“舍”弃了“小桥流水”的万般柔情!

继而,三小段,三个例子;没一个是我们陌生的,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运用得像她这样好过。小作者似乎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又似乎是轻车熟路使用着自己已经练得精熟的十八般兵器,一招一式,得心应手。语言被诗话了,就不说了;每一段所占面积基本相当,使得文章在形式上一下子就平添了几分匀称感,也不过多地渲染了;短句斩截,长句丰腴,整句华美,散句灵活……小作者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不用我再饶舌了;明明是在举例子,小作者却一口一个“你”,读起来好亲切啊,就像那曾经的过往就发生在我们眼前一样,这就是能使文章变得鲜活起来的“悬想示现”法,小作者运用得到底有多么自如,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咀嚼吧!此时此刻,我只想提醒一下你——刘恺希文章的读者,你发现了吗?你就要读到的《人生的一抹亮色》,全文都是叶韵的!喜欢想事的我,又开始想了,连这儿刘恺希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又这么自然,还有什么她没有做到呢?

2014高考作文真题猜想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冲刺高考!

相关推荐:

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及范文:“青春的细节”

2014年高考热点话题盘点及高考作文预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