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押题2016

编辑:

2016-06-04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良 心

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张朝问。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递上那个信封。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怎么还没好呢?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来源:学科网ZXXK]

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谁是张海旭的家属?”“张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张朝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我是,我是!”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控室,让他们别着急。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几天后,张朝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张朝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张朝。张朝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老婆也说:“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张朝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第二天,张朝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你们查过交给医院的押金吗?”张朝和老婆摇头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那个数字,正是张朝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丛医生说:“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张朝说:“丛医生,对不起,我……”

丛医生摆了摆手说:“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现了张朝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B.小说通过张朝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同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E.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依次展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2.丛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试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意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题目是“良心”,如以“红包”为题是否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洛迦诺乞妇

[德]海因里希·冯·克莱 斯特

以前,在阿尔卑斯山山麓,意大利北部靠近洛迦诺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古代城堡,它为一个侯爵所有。如今,从圣哥达山上下来,人们只能看见城堡废墟了。

城堡里有很多宽敞的房间,有一天,女主人出于怜悯,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给一个上门求乞的害病的老太婆铺了一张草褥。侯爵打猎回来,走进这个房间,因为这是他放枪的地方。他不耐烦地叫老太婆从她躺着的角落起来,要她到壁炉后面去找个地方。老太婆刚爬起来,就连同拐杖一起在光滑的地板上滑了一跤,脊椎受了伤。她吃力地站起来,穿过房间,但是刚到壁炉后面就突然倒下了,呻吟着,叹息着,接着就死了。

几年后,战争和歉收使侯爵陷于贫困之中。这时来了一个佛罗伦萨的骑士,他喜欢城堡的优美环境,打算买下它。侯爵急于卖掉城堡,便让夫人把骑士安顿在上面提到的那个房间里,那里已经被布置得富丽堂皇。但是骑士半夜从楼上下来,脸色苍白,浑身战栗,发誓说房间里有鬼出没。请想想侯爵夫妇这时有多么惊慌。骑士说有个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从角落里站起来,“沙沙”作响,好像从草褥上爬起来一样,迈着缓慢无力的步子穿过房间,声音清晰可闻,然后在壁炉后面倒下,呻吟着,叹息着。

侯爵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到恐惧起来,强作镇静地对骑士哈哈大笑,然后提出他愿意到楼上去,和骑士一起在那间房里过一夜,如果那样可以使骑士安心的话。但是骑士请求让他在侯爵卧室的扶手椅上过一夜。第二天早晨,骑士叫来自己的马车,谢了侯爵,就离开了。

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吓跑了几个盼望中的买主,令侯爵懊恼不已。不知何时,半夜有鬼在房间里走动的事在侯爵自己家人中间也悄悄传开了。他决定亲自去调查这件事,彻底结束这种传闻。因此,夜幕降临,他在那间房里铺好床,躺下静等子夜来临。然而,在那个闹鬼的时刻,当他的的确确听见那个神秘的响声时,可以想见他的惊慌。好像有人从“沙沙”作响的草堆上爬起来,穿过房间,在壁炉后倒下,气喘吁吁,叹息着。第二天早晨,当他走下楼时,侯爵夫人问他调查的结果怎么样。他忧虑地看看四周,然后闩上门,肯定地告诉她房间里确实有鬼。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浑身冰凉,请求在他再做试验以前,别提这件事。那天夜里,尽管由一个忠实的仆人陪着,他们仍然听见了同样的令人费解的幽灵般的声音。他们唯一迫切的愿望就是无论以什么价钱,赶紧把城堡卖掉,以打消他们在仆人面前流露出来的恐惧,并把这件事怪到一些琐细的、偶然的、当然会弄明白的原因上。第三天傍晚,两个心惊胆战的人,又爬上楼走进那个房间,决定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发现看家狗站在门前,有人解开了锁狗的链条。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欲望,希望能有另外的生灵相伴吧,他们把狗带进了房间。

十一点左右,桌子上点着两支蜡烛,侯爵夫妇坐在单人床上,侯爵夫人穿戴整齐,侯爵身旁放着他从壁橱里取来的剑和手枪。他们尽量在谈话中打发时间,狗蜷缩在地板中央睡着了。接着,时钟刚敲响午夜十二点,那恐怖的声音又出现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人拄着拐杖在房间角落里站起来,身下发出“沙沙”声。“嗒!嗒!”刚听到第一下脚步声,狗就醒了,竖着耳朵站起来,然后退到壁炉边,狂吠起来,好像有什么人正向它走过来。看见这情形,侯爵夫人毛发直竖,冲出了房间。侯爵抓起他的剑,高声喝道:“谁在那儿?”没有回答。侯爵像个疯子一样朝空中四处乱砍。侯爵夫人叫来马车,决定马上到城里去。她赶紧拿了一些随身物品,还没等马车备好,就看见她周围的城堡陷入了一片火海。恐怖使侯爵发疯了,他对生命厌弃了,抓起一支蜡烛,把城堡的每个角落——全镶着护墙木板——都点燃了。侯爵夫人派人进去救这个不幸的人,他已经非常可怜地死去了。现在,他的白骨被乡下人收集起来,埋在他命令那个洛迦诺乞妇站起来的那个房间的角落里。

(选自《外国小说欣赏》,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介绍侯爵的城堡所在的位置并特别强调城堡靠近洛迦诺,其目的是引出下文对洛迦诺乞妇的相关描写,比如乞妇之死以及乞妇鬼魂等。

B.侯爵因为战争和粮食歉收等变得十分贫穷,而骑士们却因为战争变得富裕起来,其中一个骑士看中了侯爵的城堡并打算买下来。

C.侯爵家人中悄悄传着城堡房间闹鬼的事情,说明大家不敢明目张胆地谈论这件事,这衬托了侯爵对房间闹鬼的恐惧和忌讳,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氛围。

D.侯爵夫妇一起到闹鬼的房间调查时,把狗带进去原本是为了消除两人的恐惧心理,但后来狗的狂吠却增添了夫妇二人的恐惧,使夫妇二人相信房间里确实有鬼。

E.小说看起来是典型的因果报应故事,侯爵因缺乏同情心造成乞妇死亡,自己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其实小说并不是单纯地讲述了一个鬼故事,而是探讨了人性和良知。

2.文章是通过哪些内容来描写“幽灵”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来源:学*科*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侯爵夫人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幽灵”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惹祸的大衣

李 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来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的多,脱一件给你。”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来,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车后,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来,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看不清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岸边的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下大衣,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追我,而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大喊救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衣服,把我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我心里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气呼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休息室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这里来,真的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手上真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妹子,看她挺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来两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子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来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我要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谢您了!您是天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这让“我”倍感紧张,可见“大胡子”居心不良。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色狼”,可在过河的危急时刻,还是“大胡子”救了“我”。

C.大胡子起初向“我”脱下的大衣游去,把“我”救上后又抱怨“我”害得他的大衣被水冲走。这为后文“我”的忏悔作了铺垫,可谓匠心独运。

D.这篇小说借助“大胡子”这一形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大胡子”的歧视,也传达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E.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我”与“大胡子”的故事,既写出了普通民众的辛酸,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

2.小说设计大衣被水冲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选择的道路

[美] 欧·亨利

两个强盗冲下陡坡,审慎而迅速地穿过树林。驰进一个原始的荒凉的峡谷。在这里,鲍勃·蒂德博尔的坐骑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岩石上打了滑,摔折了前腿。他们立刻朝它脑袋开了一枪。

“哦,我想你那匹小野马暂时驮得动我们两个人。”乐天派的鲍勃回答说,“路上一见到马,我们就征用一匹。天哪,我们发了一笔财,可不是吗?看钱上的标签,一共三万,每人一万五!”

“比我预料的少。”鲨鱼多德森说,用靴尖轻轻踢着钞票捆。接着,他沉思地瞅着他那匹跑累的马的汗水淋漓的肋腹。

“老博利瓦差不多要累垮啦。”他慢吞吞地说,“我真希望你的栗毛马没有摔伤。”

“我也这样希望,”鲍勃无忧无虑地说,“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博利瓦的脚力很健——它能把我们驮到可以换新坐骑的地方。妈的,鲨鱼,我想起来就纳闷,像你这样的一个东部人来到这里,在这些横行不法的勾当中居然胜过我们西部人。你究竟是东部哪里的人?”

“纽约州。”鲨鱼多德森说着在一块岩石上坐下,嘴里嚼着一根小树枝,“我出生在厄斯特县的一个农庄里,十七岁的时候,从家里逃了出来。我来到西部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当时我挎着一小包衣服,沿路走去,想到纽约市。我打算到那里去挣大钱。我觉得我能行。一天傍晚,我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我琢磨了半个小时,终于选择了左面的一条。就在那天晚上,我遇到一个在乡镇旅行演出的西部戏班子,我跟着他们来到了西部。我常想,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一条路,会不会成为另一种人。”

“哦,我想你结果还是一样。”鲍勃·蒂德博尔愉快而不无哲理地说,“我们选择的道路关系不大;我们成为哪一种人,完全由本质决定。”

鲨鱼多德森站起来,靠在一株树上。

“我真不愿意你那匹栗毛马摔伤,鲍勃。”他又说了一遍,几乎有点伤感。

“我何尝愿意,”鲍勃附和说,“它确实是匹快马。但是博利瓦准能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还是赶紧上路为好,对不对,鲨鱼?我把钱装好,我们上路找一个妥当的地方吧。”

鲍勃·蒂德博尔把抢来的钱重新装进帆布袋,用绳索扎紧袋口。他抬起头时看到的最扎眼的东西,是鲨鱼多德森手里握得四平八稳的、对准他的四五口径的枪口。

“你不了解,鲍勃,”他叹了一口气说,“你那匹栗毛马摔折了腿,叫我多么难过。”

刹那间,多德森换了一副凛冽的凶相,还夹杂着一种冷酷的贪婪。那个人的灵魂透露了一会儿,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

鲨鱼多德森疾驰而去时,他眼前的树林似乎逐渐消失;他右手里的枪变成了桃花心木椅子的弯扶手;他的马鞍奇怪地装上了弹簧,他睁眼一看,发现自己的脚并没有踩在马镫上,而是安详地搁在那张直纹橡木办公桌的边上。

我告诉各位的是这么一回事:华尔街经纪人,多德森——德克尔公司的多德森做了个梦,梦醒时睁开了眼睛。机要秘书皮博迪站在他的椅子旁边,嗫嗫嚅嚅地正想说话。

“嘿!皮博迪,”多德森眨着眼睛说,“我准是睡着了。我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有什么事吗,皮博迪?”

“特雷西-威廉斯公司的威廉斯先生等在外面。他是来结算那笔艾克斯·淮·齐股票账目的。他抛空失了风,你大概还记得吧,先生。”

“对,我记得。今天艾克斯·淮·齐是什么行情,皮博迪?”

“一元八毛五,先生。”

“那就按这个行情结账好啦。”

“对不起,我想说一句,”皮博迪局促不安地说,“我刚才同威廉斯谈过。多德森先生,他是你的老朋友,事实上你垄断了艾克斯·淮·齐股票。我想你也许——呃,你也许不记得他卖给你的价钱是九毛八。如果要他按市场行情结账,那他就得倾家荡产,变卖掉一切才能交割。”

刹那间,多德森换了一副凛冽的凶相,还夹杂着一种冷酷的贪婪。那个人的灵魂透露了一会儿,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

“他得按一元八毛五的行情结账。”多德森说,“博利瓦驮不动两个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 两项是 (  )

A.“他们立刻朝它脑袋开了一枪”,在鲍勃的坐骑受伤之后,他们杀了它。杀马是多德森早有的预谋,为下文独吞赃物作了铺垫。

B.两个强盗对博利瓦的脚力有所讨论,鲍勃的意图是急于想和多德森一块逃亡,而多德森对马更多的是同情。

C.多德森凶相“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两次提到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完全由本质决定。

D.当强盗的经历是不是梦并不重要,梦也许不是梦,而是多德森的发家史。即使真是梦,也可以看出多德森的灵魂本质。

E.小说使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小说结尾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2.小说主人公多德森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以“我们选择的道路”为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前半部分写多德森的强盗之梦,后半部分写多德森的经纪人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押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押题2016

2016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含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