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物理 > 高考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路的基本规律专题训练(有答案)

编辑:

2015-11-27

1.【解析】选D。电源的电动势是个定值,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U+Ur=U+Ir,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是不变的,故D正确,A、B、C错误。

2.【解析】选B。电动机正常工作时P=UI,则I=,但由于此时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电动机的机械能,电路不再是纯电阻电路,此时电流要小于由欧姆定律得出的电流值,B正确。

3.【解析】选D。在U -I图像中,图线的斜率k==R,故斜率越小,电阻越小,因而d的电阻最小,故选D。

4.【解析】选B。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所以E=3V;当电源接上8Ω的负载电阻后,由U=IR得I=0.3A,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可得r=2Ω,故B正确。

5.【解析】选B。甲、乙保险丝等长,由电阻定律R=ρ可知R=,所以R1∶R2=

4∶1,把R1、R2并联接入电路,由分流关系知==,因熔断电流I2=6A,故I1只能是1.5A,总电流I=I1+I2=7.5A。若I1=2A,则I2=8A>6 A,保险丝会熔断,故B正确。

6.【解析】选B。当R2的滑动触头由a滑向b时,R2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则总电流I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路端电压U=E-Ir,所以电压表示数U减小;R1两端电压U1=U-U3,而U3=IR3,U3增大,所以U1减小,则I1减小,而I=I1+I2,所以I2增大,故B正确。

7.【解析】选C。在题图所示位置时并联电阻最大,从m点移到图示位置过程中圆环总电阻增大,从图示位置到q位置过程中圆环总电阻减小,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即电容器上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由C=,可知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A、B、D错误。

8.【解析】选C。由Uab=6V,可知电源完好;灯泡都不亮,说明电路中出现断路故障,且在外电路a、b之间;由Ucd=6V可知,灯泡L1和变阻器R是导通的,断路故障应出现在c、d之间,故L2断路,C正确,A、B、D错误。

【总结提升】电路故障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1.故障特点

(1)断路特点:电路中发生断路,表示为电源电压不为零而电流为零,若外电路中无用电器的任意两点间电压不为零,则这两点间有断点,而这两点与电源连接部分无断点。

(2)短路特点:若外电路中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路而电压为零。

2.故障分析方法

(1)仪器检测法:

①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

②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

表示数为零,则该电路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该电路没有被短路或不

完全被短路。

(2)假设法:

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出发生故障的全部可能为止。

【变式备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恒定,闭合开关S后灯泡能够发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灯泡突然变亮,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电阻R1短路 B.电阻R2断路

C.电阻R2短路 D.电容器C断路

【解析】选A、B。若R1短路,则R总变小,I总变大,通过灯泡L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A正确;若R2断路,R总变大,I总变小,U内=I总r变小,U外变大,U1=I总R1变小,因UL=U外-U1,所以UL变大,灯泡变亮,故B正确;若R2短路,电流不经过灯泡,灯泡不亮,C错误;若电容器断路,总电阻不受影响,故灯泡亮度不变,D错误。

9.【解析】选B、C。当滑片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并联

部分的总电阻变小,所以外电路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a灯变亮;总电流变大,

电源内阻消耗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变小,通过c灯的电流变小,c灯变暗;总电流变大,通过c灯的电流变小,所以通过b灯的电流变大,b灯变亮,易得b灯中电流变化值大于c灯中电流变化值,所以A错B对;电源的输出功率P=,其中

R′为外电路电阻,r为电源内阻,由于R′>r,滑片上移时,R′减小,P增大,故C正确。电源的供电效率根据η=×100%即可判断,故D错。

1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

(1)弄清开关S闭合前、后电容器上的电压。

(2)理解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与其中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关系。

【解析】选A。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流I==0.5A,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IR1=1.5V,选项A正确;电路稳定后电容器带电荷量为Q=CU=100×10-6×1.5C

=1.5×10-4C,选项B、C错误;先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电容器C通过电阻R1放电,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1.5×10-4C,选项D错误。

11.【解析】(1)题图乙中AB延长线交U轴于20V处,交I轴于1.0A处,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

E=20V (2分)

内阻r==20Ω。  (2分)

(2)当P滑到R3的右端时,电路参数对应题图乙中的B点,即U2=4V、I2=0.8A,

(1分)

得R2==5Ω。  (2分)

(3)当P滑到R3的左端时,由题图乙知此时U外=16V,I总=0.2A,  (2分)

所以R外==80Ω。  (2分)

因为R外=+R2,  (2分)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300Ω。  (1分)

答案:(1)20V 20Ω (2)5Ω (3)300Ω

12.【解析】(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

P电=IU=150×300W=4.5×104W (3分)

(2)在匀速行驶时P机=0.8P电=Fv=Ffv  (4分)

Ff==1440N (2分)

(3)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可认为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m/s2=0.16 m/s2 (3分)

又因为v=at  (2分)

所以t=≈156s (2分)

答案:(1)4.5×104W (2)1 440 N (3)156 s

电路的基本规律专题训练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物理。

相关链接:

物理2016山东高考一轮复习提升练习试题(带答案)

2016届广东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专题训练(有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