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生物 > 高考生物试题

湖南石门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无答案)

编辑:

2015-10-14

46.某多肽有20个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见下图);肽酶X专门

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该20肽含有肽键至少有22个

B.该20肽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为1个和8个

C.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个

D.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20肽多了4个

47.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直至降为零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乙强

48.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甲),将旗叶包在一个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的CO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到20℃,测定30min内透明袋中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min内透明袋中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水分散失没有明显影响

B.叶片基部处于5℃状态时,袋内CO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有关

C.叶片基部处于5℃状态时,袋内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D.叶片基部处于5℃状态时,基部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减弱

49.如图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装置A研究光合速率,则需加入的液体为NaHCO3溶液

B.此装置测得的光合速率为真正光合速率

C.若用装置A研究光合速率,照光时有色液滴右移

D.若用装置A测定呼吸速率,则需加入的液体为NaOH溶液,且需遮光

50.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

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

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

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

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Z的浓度最高,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Y中

B.溶液Y的浓度最低,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C.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Y中

二、非选择题(第51题每空1分,共10分,第52~54题每空2分,共30分,本大题共计40分)

51.请回顾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ATP结构简式是 ,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

最后剩下的是 。

(2)请写出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 。

(3)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光,光反应的产物有 。

(4)与淀粉和糖原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 连接而成的。

(5)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染色后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染色,用

于洗去浮色。

(6)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 ,加

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7)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 。

52.有人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时,夹子A关闭,两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在刻度0处,5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不

移动,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

(2)从第6min开始,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20min后,发现:甲装置中

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1,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1,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2,装

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2。则X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2,

Y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Y2。

(3)从分子代谢水平上看,造成第(2)问中差异的原因是人成熟的红细胞 。

53.研究细胞器时,通常先将细胞制成匀浆,再用 法把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若向

分离的线粒体悬液中添加物质丙酮酸则在有氧气且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线粒体会释放 ;若

向分离的线粒体悬液中添加 ,则在一定的时间里可将线粒体的内膜与外膜巧妙的分开,从

而获得完整的内膜,请问此方法的原理是:

54.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图3是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的 (场所)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_________,H2O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

(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

(3)从图2分析,恒定在上述_________℃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cm2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_mg。

(4)图3中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 。

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链接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带答案)

福建福安中学2015-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