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政治模拟题

2016年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5-17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回答1-2题。

1.《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宣传口号。此前,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文化综艺节目也在河南卫视热播。这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让人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开展汉字书写活动有利于(   )

①保护中华文化的载体,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②制定汉字的使用规范,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③维护中华文化的瑰宝,实现汉字与信息化的融合

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明的传承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答5—7题

5.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表明(   )

A.中华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中华文化喜闻乐见,催人奋进         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6.1972年,澳大利亚为纪念第十届国际会计师会议的召开,发行了一枚邮票(如图),把算盘与西方发明的计算机的电路板作为主图,可谓颇具匠心。这一创意主要是基于(   )

A.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民族文化遵循共同的发展模式

C.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趋同

D.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色彩

7.邮票设计家别出心裁地将算盘的横梁与计算机的线路相互融合,既表达了历史的沿革,又表现了古老与新生的并存。这启示我们(   )

①创造联系应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②事物之间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特性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与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可见,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国访问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言警句,提到了不少文学家、哲学家及其著作,展现出醇厚的人文情怀与深邃的思想。回答11~12题。

1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2014年,正值农历马年。春节期间,“马上有”句式拜年短信走红,“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加薪”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回答13—14题

13.这些“马上有”尽管有调侃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在就业、住房、涨薪等方面的期待,也传递着人们快马加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这表明(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创造美好生活

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这些祝福语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

D.事物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15.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16.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

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

18.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不少新的有利支撑和难得机遇。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上述判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科学的预见是人们成功实践的基本前提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把握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擅以景写情,尤擅运用景与情“反向配置”的手法,如通过描写明媚灿烂的春光,来衬托词中主人公愁思的无限深重,从而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显张力。这表明(   )

①情景“反向配置”合理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

②艺术作品中景物的色彩是由主人公情绪的色彩生成的

③情景“同向配置”是艺术创作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④艺术家对景物的裁剪与运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0.2013年,人造的规模和意义又一次被重新定义。2月20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自然的活的人工耳;8月2日,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这充分佐证了(   )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意识活动有创造性,能依据自己意愿创造新物质

③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④意识能动性是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1.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哲学思想的是(   )

A.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          B.以今知古,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C.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D.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2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②标致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

③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具体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龚全珍老人的事迹说明(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生价值不应该以个人得失作为评价标准

③先进人物的行为是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④要追求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52分)

25.(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为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北京市出台了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增分的方案,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赞同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

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英语和语文、数学有并列地位,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回其语言交流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利于让大家学好母语,重视国学。”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深度掌握英语的必要,将取决于个人需要,无须每个人都以熟练掌握英语为假想目标去用功。”

……

反对英语降分的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降低人们的英文素养。其实,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旅游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

“现在要做的不是减少英语的分值,而是改变目前存在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英语降分?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8分)

(2)针对上述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8分)

26.(14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1)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6分)

材料二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政府采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学会“下围棋”,既有大局观和前瞻性,又要提前在关键部位布防,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另一方面要学会“弹钢琴”,既有先后次序,又有轻重缓急,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着力点,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全面改革过程中既要“学会弹钢琴”,又要“学会下围棋”的哲学依据。(8分)

27.(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建党93年、执政65年来,多次修改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及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党章内。

1945年,七大 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阐述群众路线问题 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群众关系,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

1956年,八大 第一次出现了“群众路线”的提法 在原“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982年,十二大  首次在党章中加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992年,十四大 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反映在党章中 提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阐释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10分)

材料二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我们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12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