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精编

编辑:

2016-05-09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 A 试题分析:A“真实再现”有误。依据原文第一段内容。

2. D 试题分析: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原文为“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3. B 试题分析:A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C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D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C.(3分)解析: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5.D(皇帝的死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的死称“薨”)(3分)

6.C(C项,拜太子少师应为“贞观三年”而不是“贞观元年”。)(3分)

7.(1)(他)不用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格物”,要求他人;“收叙”,任用;“隔”,排斥。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

(2)如果(他的病)稍微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太宗)就因此变得满面凄怆。(“微”,稍微,略微;补出省略成分“病情”;“见”露出,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

8.(5分)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寒鸟”、“落星”、“繁霜”、“苦雾”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抑郁凄清(伤感)的画面。(2分)秋冬时节的早晨,鸟儿在树枝间发出悲切的叫声。稀疏零落的星星映照在河中,随波浮动。浓霜弥漫,使早晨的河岸变得发白;浓重的雾气笼罩着江水,使河流变得黑沉沉。(2分)烘托出诗人凄凉沉重的心情。(1分)

9.(6分)沉重——急切——情怯(心情矛盾)(2分)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沉重之情;五、六句写诗人逆水而上,匆匆返家的急切之情;后四句抒发离家越近,反觉得路途漫长,愁肠百转之情。(4分)

10.(6分)(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E B(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C项,错在“懦弱”,文中并无此意。A项“说明了爱情的力量要远胜于诗歌”,属无中生有。D项“两个蛮汉的荒唐可笑”是在争斗时表现出的。)

(2)(6分)①本段对诗人生活处境的描写,特别是对诗人体重的强调,是对诗人当时备受轻视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②这与后面写他的诗竟能唤醒人的纯真情感和良知,洗礼人的灵魂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3)(6分)文章采用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心理逐步变化的过程:“他忽然向后扬起头,他那双凶恶的眼睛换了一种神色”反映出其内心已产生微妙的变化;(2分)“他低下头”,由“扬”到“低”显示他内心开始由傲慢转为羞愧;(2分)“他两手抱着头”说明他内心充满反省与自责。文章由此写出其被诗打败的全过程。(2分)

(4)(8分)示例:①拳击手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可悲的人,为了生存,被社会现实逼迫的他不得不作恶,然而他还未完全麻木,他还能够从诗歌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是诗歌让他获得了爱情,也是诗歌唤醒了他内心留存的良知,更是诗歌使得他对诗人存留有纯朴的敬畏之情,使得诗人不战而胜。(4分)

②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尽管人性复杂多变,但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光明的一面,内心的善良一旦被激活、唤醒,将会给人带来新生。(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5分)C E(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开始”一词不当,1894年6月蔡元培就上书联合英德抵御日本。B项“读书”与“思想转变”的顺序不当,且“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派主张,不宜概括蔡元培的相关思想。D项“认为凡是‘敛怨于平民’的人都是‘民贼’”不正确,原文“政府腐败有利于唤起民众,新政改革不利于鼓吹革命”,是将改革政治者称为“民贼”。)

(2)(6分)①蔡元培早有爱国思想和政治意识,做翰林学士时就上书奏请联合英德抵御日本。

②甲午战败后,洋务派、维新派的相继失败,使蔡元培认识到从事改革是不可能把全部腐败的局面转变过来的。必须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于是奔走于教育救国之道。

③他不愿以名教纲常毒害学生,反对当局的专制,组织学生成立了国内惟一的革命机关爱国学社。

④清末,清廷已是专制与暴政的代表,革命已是学界对政治形势的重要认识。国内革命形势兴起,章太炎、吴稚晖等诸多名流倡议革命,蔡元培也投身革命洪流。

(每点2分, 列出三点即可)

(3)(6分)①在维新变法阶段,蔡元培就注重“人才培养”,他认为这才是改变中国积弊的根本途径。

②蔡元培出京后,其革命活动几乎均以教育机构为据点,比如在学校开设新课程,组织刺杀也以爱国学社为机关。

③蔡元培宣传革命思想,还注重通过撰写文章等人文手段,如《释“排满”》。

④蔡元培一生无论是革命活动还是教育活动,其核心都是民主革命。

(列出三点即可,若将“‘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的对联,挂在书斋自勉”列为一点,给1分)

(4)(8分)①蔡元培认为从事政治活动不能靠钻营投机,而是潜心学习和研究东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文化,认真思考救国之道。

②在火热的革命浪潮中,蔡元培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指出“排满”的反专制反暴政的本质,以此来唤起民主持续坚决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意志。

③蔡元培在实践中看到革命行动的必要性,放弃了早期“唯有读书声”的主张,在学生中助成军事训练,积极策划暗杀行动,组织革命团体。

④我认为蔡元培“觉得革命止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的政治观点不恰当。暗杀是企图以较短时间和较小代价实现社会政治变革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将革命对象设定为某个体,会误导民众对革命目标的理解;其次暗杀偶然因素太强大,成功率低,很难切实推进革命进程。(每点2分。“思想和行动”概括其他切合材料的要点也可得分,共6分;“评价其中一点”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解析】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不强调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只描述事实。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侧重指主观上不能坚持,主动或被迫放弃。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不强调主观能动作用,而是陈述失败状况的客观现实。再者“半途而废”突出“半”的意思,而“功败垂成”则是接近成功突出“垂”的意思。而“前功尽弃”则不确定是刚开始,或“半途”,或“垂成”,只是讲到“前功”。第①句没有主观放弃的意思,也不能确定是“半途”还是“垂成”,所以只能选“前功尽弃”。第②句明显带有主观放弃的意思,所以选“半途而废”。第③句似乎也可以用“前功尽弃”,但用“功败垂成”在语意程度上更符合语境,配合后文的“毁于一旦”,也更为适切。(3分)

14. C.(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操作者皮下"前面加介词";B项,不合逻辑,“心血管”不是“疾病”。D项,删去"经验"。) (3分)

15.D (3分)

16.(5分)①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②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证实③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说服人(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6分)设计元素:数字符号“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2分)

寓意:(4分)该标识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肚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1分)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1分)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1分)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1分)

六、作文(60分)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由两则名言组成的材料作文题。前者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损人者往往也害己;后者则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①从正面立意,一个人应该有选择性地做事,才能成就大事;

②从反面立意,一个人做事如果心存害人之心,往往也会害了自己;

③从辩证的角度立意,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为。

附文言文译文: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结交,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充足。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最新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