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文综试题

2016年文综高考模拟测试试卷(无答案)

编辑:

2015-10-14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39.(原创)(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卢作孚将北碚建设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城镇,开创了“北碚模式”。他在借鉴南通经验、青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嘉陵江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建设的北川铁路、文笔坨电厂等生产事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为北碚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他极为重视市民素养的培育,“让民众自己起来解决公共的问题”,发动民众修建了北泉公园、平民公园等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北碚的成功实验推动了周边乡镇公共事业的兴办。卢作孚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成立使得当时中国科学社的众多学术精英着手“帮助四川做几件事”,这也是抗战后大量科研机构迁至北碚的发端。

——潘洵《卢作孚与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北碚现象”》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碚模式”的内涵,(6分)并指出“北碚模式”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6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

——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4分)

材料四 1956—1973年是日本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美国对日投资与援助达到49.6亿美元,为日本城市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日本政府为促进城市化发展,在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同时为使农户有时间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日本政府设法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了城镇、城乡间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高强《日本与美国城市化比较》

(4)根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原因。(4分)

(5)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要求:观念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0.(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第七款: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可以如对其它议案一样,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记录,然后进行复议。

第九款:除非经法律规定拨款,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

第十款: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材料一中的条款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些政治原则?(4分)从资本主义法律发展的角度,指出该宪法的历史意义。(4)

材料二 《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和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辛亥前,孙中山一直主张革命成功后实行美国政体,《组织大纲》集权于总统完全符合他的意愿。“革命方略”对****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宪政……(辛亥后)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摘自《南方周末》:《<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2)根据材料二,如何理解“《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4分)结合民国初年的政治形势,指出《临时约法》“终成废纸”的原因。(2分)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鲜明的特色,独创的优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殊的民主”的基本框架。(4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民主制度的认识。(2分)

2016年文综高考模拟测试试卷及答案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链接

高考2016年文综模拟试题(带答案)

高考文综2016年模拟测试试题(无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