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文综试题

2010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编辑:

2014-04-04

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分工流程图: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致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1967年,刘少奇在中南海一次批判大会后,回到办公室,愤不可遏地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王开岭《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

(1)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是什么文件?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材料一的政治体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1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政治上讲,“黑暗”与“光明”分别指什么?此材料表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什么愿望?(6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刘少奇当时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刘少奇面临的这种问题何时开始出现重大转机?(8分)

(4)从四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你有何认识?(6分)

39.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张謇的四幅图像资料

材料二 1 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一一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请同答: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些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潮出现的社会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三、四,说明张謇所办企业的特点。(6分)

(3)结合材料二评论张謇“实业救国”的主张。(6分)

参考答案

1-12BBACD   ACDDB  DC

37.(32分)(1)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②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③相似性:权利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本质区别:三省六部制是要通过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来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与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要通过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来限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8分)

(2)①黑暗,指封建专制制度;光明,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4分)

②希望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分)

(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人民民主性和社会主义性。(4分)

②转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4分)

(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和外国政治体制的合理部分;实现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先进的中国人始终追求的目标。(6分)

39.(1)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积极探寻救亡之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已有一定基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当时投资办厂已渐成一种社会风气。(8分)

(2)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以纺织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按近代经营管理方式运作等。(6分)

(3)评论:张謇的主张其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他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张謇的事业一度很成功,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封建军阀混战不休,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落,“实业救国”失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6分)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2013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1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含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