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文综试题

吉林省2011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综

编辑:

2011-04-18

41.(10分)旅游地理

图1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说明埃及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假如你的亲人要赴埃及领略大漠风光,请你在着装上提出一些建议。(4分)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

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 东亚局部区域图。

(1)此次火山喷发虽然规模较大,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6分)

43.(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湿地被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这块美丽的湿地正面临被黄沙吞没的危险,据统计,目前若尔盖县已经有70万亩草地沙化,另有133.65万亩草地正以每年11.6%的惊人速度沙漠化。为了发展畜牧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使开沟排水,将沼泽中的水大量导出,人为将湿地变成了草场。

根据测算,若尔盖草原最大载畜量为170万个羊单位,但现在已经超过了300万个羊单位。草原上牛吃嫩草、马吃草梗、羊吃草根,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草原植被破坏,沙化加速。另外,鼠害猖獗也是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试分析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请你提出保护若尔盖湿地的可行性措施。(6分)

请考生在44、45、46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诗经•齐风甫田》曰:“无田甫田(公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公田),维莠

桀桀。……大田(公田)过度而无人功,终不能获。”……《汉书•食货志上》曰:“周室既

衰……公田不治。”……“公家(诸侯)由于公田歉收或荒芜,经济日益困难。……管仲在齐

国改革,相(视)地而衰(差)征,则民不移(徒)。……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

勿征于关。甚至某些时期关讥(盘问)而不征,市而不税,关几而不征,市忆而不赋。”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商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戮力本业,耕织致粟

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董仲舒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

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商群书•垦令》曰:“使民无得擅徒,废逆旅。”

——摘编自《资治通鉴•周纪二》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齐国管仲改革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齐国和秦国所推行的新法有何异同。(6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5分)

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清教徒1620年五月花盟约宣告:“谨在上帝和彼此面前,庄严签订本盟约,结成国家,

以便更好地建立秩序,维护和平,为促进上述目的而努力;并随时按照最适宜于殖民地普遍福利之观点制订公正平等之法律、法令、宪法并逸派官吏,誓当信守不渝。”

——梅里亚姆《美国政治学说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五月花号公约的主要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教徒前往北美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二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政府本身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只

有制度才能弥补人们德性方面的天生缺陷。……政府即使在它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而在其最坏时,就成了不可容忍的邪恶……要时刻警惕政府的权力。”

——(美)托马斯•潘思《常识》(1776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潘恩的基本政治思想。(3分)

(3)易中天教授认为宪政并不只是“宪政”(依照宪法行政),更重要的还是“限政”(限制政府行政)。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近代宪政发展知识,阐述对易中天“限政”思想的认识。(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 1945年3月15日,蒋介石当天在日记中写道:上午,批阅魏大使道明来电,得悉罗

(斯福)斯(大林)对于远东方面之谈话:

(一)满洲铁路,斯提国际代管而主权属华。

(二)斯欲旅顺或大连为其出口之不冻港。罗斯福嘱其不必急急于此,而对我则主张旅顺为俄长期租借,其主权属于我云。阅此,但有痛愤与自省而已,耶达尔(庆祝太阳神米拉战胜黑暗的节日)果已卖华乎?惟如此可以断定此次黑海会议(即雅尔塔会议)俄国对日作战已有成议。果尔,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恐成构幻矣!

——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日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图片发生的历史背景。并说明中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了哪些协调性的军事行动。(8分)

(2)材料二包含了哪些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对当时的中美关系进行简要评析。(7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600年是西方思想和科技史上的一个“节点”。徐光启和伽利略则是这个时期中西方科学及思想史上的两座丰碑。

材料一 徐光启的《农政金书》收录了丰富的农谚古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和古语“一

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水底起青苔,卒逞大水来。……云行东,雨无踪,车马通。云行西,马溅泥,水没犁。”……他所从事的有天文、历算、火器、兵机、屯田、盐、水利等科学。他所治的各种科学,其动机都跟“农”有关或为的就是“农”。当他发现书本上所述与现实所见有矛盾时,就进行“试验”。例如“苧性畏寒”是事实;但当他从《诗经》中获知“北方自古有之”时,就进行了试种……徐光启多次深入农村访问调查,拜老农为师,遇一人则问,至一地则问。

——摘自博学网《会通中西•科技治国的明朝重臣徐光启》

材料二 恩格斯称赞伽利略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

一。”

——摘自百度百科《伽利略•伽利雷》

(1)根据材料一概述徐光启治学的主要方法?(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赞扬伽利略的历史依据。(6分)

(3)徐光启与伽利略的学术思想有何相同之处?(2分)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完整版下载:吉林省2011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综.doc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