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卷(有答案)

编辑:

2016-05-14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答案:(1)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出现会馆和商帮;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原因: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对外贸易的刺激。

(2)原因:原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随着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较早解体;便于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免受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

作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重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是了解、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 息。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405-1433)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1487-149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共同点一:都把目标投向了印度洋

原因: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

共同点二:背后的支持力量都是专制君主

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君主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

共同点三:尽可能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

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风险巨大,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有利于节省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30.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图片进行解读。要求:列举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具备论从史出的基本特征。

答案:(评分标准)

第一等: 能准确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出其实质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论证充分合理。

第二等: 能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逻辑关系,并能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论证较为充分合理。

第三等: 能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并能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

第四等:逻辑关系不清,分析不准确或没有分析,论证不充分或没有论证。

(注:若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或从小农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回答都可酌情给分)

示例

《农耕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整齐划一的规划,严整的布局无不体现着专制主义皇权的威严。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皇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专制主义皇权要维护其统治,就必须要巩固小农经济,从而确保田赋的征收,徭役的征派。而小农经济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就必须依赖外来力量的保护才能生存发展,专 制主义皇权正好提供了这种保护。

因此,《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反映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3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甲午战争失败,光绪亲政,似乎机会正在眼前。这个时候正是康有为崛起并有条件改造清廷,以变法而求国家富强之际。可惜,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仍堕入传统政治旧窠,以人事纠缠与冲突而告终。

——摘编自李鸿谷《戊戌政变及代际断裂——梁启超》

材料二  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康有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有条件改造清廷”的活动的。材料一将这一活动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社会本身”解释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光绪皇帝亲政后,面对危局产生了变法图强的思想。原因:顽固派和维新派的争夺与斗争。

(2)封 建制度根深蒂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当时中国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整体上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考生如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跋部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材料二  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上层统治集团,在完成统治重心的转变、大体上接受了前代中原王朝的一套典章制度以后,迅速向保守的方面转化。他们对推行汉法的工作采取消极态度,对残留的许多蒙古落后制度拒绝进一步变革,使大量的蒙古旧制得到保留,同时却热衷于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搜刮财富,使刚刚略显平缓的社会矛盾重新激化起来,元朝过早地出现了中衰的征兆。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笔记》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两次改革方式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少数民族传统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1)方式:通过接受汉族社会制度完成政权的汉化;(关键词:少数民族汉化,类似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得分)

原因:中原农耕文明的程度较高,形成较为系统的典章制度;北魏和元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社会发展程度较汉族落后;希望通过政权的汉化,维护统治。

(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化政策不是要全盘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是借鉴吸收汉族制度文化的合理部分。是否改变传统,要看少数民族传统是否符合民族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趋势。如果不符合,就一定要调整。

3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  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

——《陈炯明集》下卷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观点。

(2)指出材料一、二的分歧所在,并分析材料二观点的可取之处。

答案:(1)观点:以武力推翻专制统治;坚持主权在民;因民众民主素养的短缺,需实施训政以实现过渡。(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2)分歧:训政是否必要。

可取:材料二主张民主的实质在于民众自治,强调民众的政治素养和民主精神可以在具体的民主实践中得到培养,反对官僚和政治团体代治。这些都符合 现代民主理念。

34.【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孙中山在所著的《建国方略》中说:“子之于革命建设也,本世界进化之潮流,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思之念熟,筹之有素,而后定为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期为三:第一军政时期,第二训政时期,第三宪政时期。第一为破坏时期,拟在此时期内实行军法,以革命军担任打破满清之专制、扫除官僚之腐败……第二为过渡时期,拟在此时期内实行约法,建设地方自治,促进民权发达……俟全国平定之后六年,各县已达完全自治者,皆得选举代表一人,组织国民大会,以制定五权宪法,以五院制为中央政府:一曰行政院,二曰立法院,三日司法院,四曰考试院,五日监察院。宪法制定之后,各县人民投票选举总统以组织行政院,选举代议士以组织立法院,其余三院之院长由总统得立法院之同意而委任之,但不对总统法院负责,而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第三为建设完成时期,拟在此时期内实行宪政,此时一县之自治 团体,当实行直接民权。”

请回答:

(1)概括孙中山关于国家制度的设想,指出其积极意义。

(2)从材料看,孙中山如何“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

答案:(1)设想:实行县级自治;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中央政府实行五院制;总统由各县代表选举;总统组织行政院并须经立法院同意;中央五院都对国民大会负责;实行直接民权。

意义:有利于推动革命运动;有利于保障民主,防止独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民主化。

(2)如何:吸收了西方的天赋人权、民主共和思想;五权分立的思想,并设计了实现民权的各个步骤。

3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 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 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租借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简析美国援华的原因。

答案:(1)原因:①美国国内孤立主义阵营发生严重分裂;②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决定在亚洲实行南进计划;③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

(2)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

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

3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非战公约》全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1927年4月,法国外长A.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F.B.凯洛格倡议:美、法立即缔结废弃战争的协定,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美国政府对此表示欢迎,同时建议该条约不应只限于美、法两国,而应包括主要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该公约在美法两国提出的条约方案基础上签订。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公约包括序言和3条正文。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非战公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巴黎非战公约》。

答案:(1)①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列强的矛盾冲突。②法国希望与美国结盟,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美国的保障。③一战之后人民渴望和平,和平思想与和平运动得到发展。

(2)局限性: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缺陷和不足。实际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进步性:①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具有进步作用。②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③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④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其后的《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3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自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1875年)

材料二  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扰三代盛时之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卜……三代以前,皆以中国之有道制夷狄之无道。秦汉而后,专以强弱相制,中国强则兼并夷狄,夷狄强则侵凌中国,相与为无道而已。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

——郭嵩焘《使西纪程》(1876年)

材料三  光绪二年(1876年),有位出使英国的大臣郭高赢,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两千年的文明。唆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版,才算完事。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郭嵩焘关于中西关系的基本认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郭嵩焘的观点。

答案:(1)认识:西方治国之本在于政治制度,发展工商业是末;中国不仅在器物制度上不如西洋,而且伦理教化也远远落后于西洋;过去是中国人把四方看作蛮夷,现在是西方人把中国看作蛮夷。要使中国富强,不能只学习西方的造船制器,关键是要先从政治教化上进行改革,不能舍本逐末。

(2)评价: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以其独特和前瞻的眼光看待中外关系,不仅 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也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出现。遭到朝野上下的口诛笔伐,也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尚未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天朝上国)的藩篱。

3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尖锐地指出,“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断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流亡日本时期,他曾愤怒地表示“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1903年12月,梁启超由美国返回日本。曾承认自己“向年鼓吹破坏主义,而今者反对破坏主义”,“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明专制”。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宣布要实施立宪,梁启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望。为出国的五大臣起草《考察各国宪政报告》。直到“皇族内阁”产生,才使梁启超君主立宪的幻想彻底破灭。民国成立后,梁表示接受既成事实,投靠袁世凯。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于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促使了护国运动的爆发。

——摘编自徐斌《论梁启超的善变》

材料二   在清末,不论是暴力的革命运动,还是和平的立宪运动,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旨在以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的历史运动,从本质上讲,都是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的革命性的运动,从梁氏那些鼓吹“立宪”的言论来看,也正是“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再联系他一生思想活动来看,他是把追求宪政与追求富国联系在一起的,“此志终生未变”,因而这也是应当肯定的。

——摘自《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思想变化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评价梁启超的原则。

答案:(1)变化:从兴民权,变法改良转向排满革命;从革命转向开明专制;从开明专制转向立宪政治;从立宪转向共和。

特点:应时而变,注重中国当时的国情;始终围绕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爱国救亡是根本目的;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

(2)原则:把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为标准;重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高考历史模拟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附解析) 

高考历史学科模拟检测试卷2016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