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2015届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及答案

编辑:

2015-04-20

20.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 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21.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    )

①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22.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    )

① 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

② 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 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

④ 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 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兴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英国和德国          B.英国和日本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美国

24.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    )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25.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    )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26.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个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睦邻外交——中美建交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27.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                                                                       (    )

A.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B.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28.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其主要意图是鼓励人们                                                                       (    )

A. 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                   B.反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

C. 发现自我,追求人身自由                   D. 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29.renaissance的本意是“人的再生”。所谓“再生”,依牟宗三的理解,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种现实的人间爱。”据此可知,此时的人文主义                                             (    )

A.否定人的才情气质之性                     B.忽略人普遍理性的一面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贬低个性的自我觉醒

30.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季的正月,“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B.天文观测场所始建于春秋时期

C.春秋时期有了专门的天文官                 D.鲁国的天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31.1920 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    )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 图存

32.“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岂国家数百年条教所颁以及吾人胜衣就傅数十年朝斯夕斯者,全属虚伪无物乎”。这种观点没有

A.表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满           B.体现了民族 文化的自信心

C.会受到当时主流文化的排斥           D.说明作者的思想顽固守旧

33.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    )

A. 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 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 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 推翻了满 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34.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    )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35.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他的作品《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中写道:“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荒诞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6题分,36题分,36题分,共30分)

36.(14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是什么?(1分)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1分)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2分)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3分)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2分)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7.(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初,陕西转运使李参,以部内粮储不足,令民自隐度粟麦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官,号“青苗钱”;行之数年,廪有馀粮。至是条例司言:“……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倒,愿预借者给之,令随税输纳斗斛,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愿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信息。”

——毕沅《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海防吃紧,需饷浩繁……伏查近年以来,帑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借款以英镑作单位,折算成银两数,在还款时仍以英磅数为准),所耗实多。因思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慕义之人,若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克孚,自亦乐于从事。……饬谕各省督抚,遍谕官绅商民人等,如有凑集资本,情愿借给官用者,准赴藩司关道衙门呈明,照臣衙门办法,议定行息,填给印票。其票以一百两为一张,钤用藩司关道印信,填明归还本利限期,准予地丁关税项下照数按期归还,不得丝毫挂欠。

——《户部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初九)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青苗钱”与“息借商款”措施不同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青苗钱”与“息借商款”本质上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历史作用。(6分)

38.(8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 一个重要表现。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3分) 历史参考答案

36.(1)阻力:皇亲国戚、权臣贪官。(1分)制度:监察制度。(1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2分)

(2)原则: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衡;主权在民。(2分)前提:英国19世纪议会的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2分)

原因: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两党制下政党相互制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民众积极参与监督。(3分)

(3)目的:为挽救国民党因解放战争不利局面和政治腐败引发的统治危机。(2分)原因:财产公示会触及国民党官僚集团的利益。(1分)

2015届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及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历史模拟题栏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