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练习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5-13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精品小编准备了高考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练习,希望你喜欢。

1.(2014•云南检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

——摘编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

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盖孔子当春秋之季,世卿秉政,贤路壅塞,故其作《春秋》也,以非世卿见志,其教弟子也,惟欲成就吏材,可使从政。

——摘编自章炳麟《诸子学略说》(1906)

材料二 人们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要求多一点客观性,少一点主观性,力求避免有意无意将历史写歪,或以假乱真。出于歪心恶意的造假不说,即使出于好心善意的造假,当造假者的现实需要已经成为历史,而他们制造的假历史形象却没有从科学上受到清算,那将会有怎样的社会效应呢?

——摘编自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康有为、章炳麟制造的孔子形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康有为、章炳麟制造孔子形象这一历史现象。

答案 (1)康有为:孔子是至圣,是改革先师。章炳麟:孔子是教人做官、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2)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拔高孔子;章炳麟出于民主革命之需贬低孔子。两者虽然意向相反,但造假相同。两者虽都应了时代变革之需,但作为后来人在根据他们制造的孔子形象来认识孔子时,尚需谨慎辨识。

2.(2014•福州检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

答案 (1)教育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不能。

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材料选取者的主观色彩。

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

3.(2014•太原模拟)【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曾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具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法国有意把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力更急切。”……“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20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二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的主要历史活动。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梯也尔和恩格斯评价拿破仑的不同视角。

答案 (1)参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建立了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制体系;发动对外战争;传播革命思想。

(2)梯也尔认为拿破仑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野心家,狂人;侧重于从历史贡献和影响方面评价。恩格斯认为时势造英雄;侧重于从拿破仑出现的历史背景方面评价。

4.(2014•南昌模拟)【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华盛顿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印度的背景传统以及当时的条件,非暴力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印度人民被解除了武装,不知道如何使用武器,既缺乏从事有组织的暴力的物力,也缺乏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暴力方法反抗英国是愚蠢的,会遭到英印当局轻而易举的镇压,而恐怖主义的暴力行为则是政治不成熟和破产者绝望情绪的表现,不可能动摇强大的有组织的政府。

——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印度民族

民主运动方法问题上的分歧》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华盛顿对英王的态度,并概括指出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2)从阶级属性和斗争对象方面指出华盛顿和甘地领导的斗争的共同之处。其斗争结果有何不同?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解放斗争方式的认识。

答案 (1)态度: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但又对英王存有幻想。

理论依据: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思想。

方式:非暴力。

原因:印度浓厚的宗教信仰传统;缺乏从事暴力的物质基础和训练;客观上英国政府的强大。

(2)共性:阶级属性,都是资产阶级代表;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不同: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直接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直接赢得印度独立。

认识:民族解放斗争方式必须基于本国历史传统和国情,并要根据形势而及时调整。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