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

2015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指导

编辑:sx_haody

2015-01-19

以下是精品编辑整理的2015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指导,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好高考历史复习,以下方法供参考!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高考历史考查方式和考查特点

根据对新课改之后的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高考中更加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依靠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是不行的,所以功夫必须下在平时。北京市对于高考历史的考查稳中求变,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1.侧重对于历史地图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历史地图,在2014北京卷中选择题考查了楚国的位置及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在材料题中用四幅地图考查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加以解释和说明,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重视历史地图,建立对历史事件的空间概念。

2.对新型史观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历史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人们对于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却是经常变化的,这些观点和看法就是史观。通过近些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新型史观的考查力度正不断加大。2014北京卷17题站在平民老百姓的角度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这其实就是社会史观的新应用。2014北京卷37题第2问则以世界的洲际贸易为切入点考查了全球史观,第3问则是对于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这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这些史观与所学内容进行结合,尝试用这些史观来阐述历史事件。

3.历史事件与时事结合。高考历史不回避热点问题特别是重大事件。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并且近段时间中日关系比较紧张,2014北京卷就考查了30年代受日本侵华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内迁的相关知识。我们在日常学习之外必须对于时事保持敏锐感,看其是否能与我们所需的知识相结合,说不定你感兴趣的某个重大问题在高考时就会出现在你的试卷上。

二、把握学科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考历史考查的要求了,我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可能事半功倍。

1.以时间为主线重新整合课本。我们的课本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专门史体例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会造成时间顺序混乱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等问题。历史就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科,没有时间概念一切无从谈起,所以我们需要按照通史体例以时间为线索对课本进行重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立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能简单的将历史事件罗列。例如,一些历史事件本身受上一个事件的影响,同时又是下一个事件的原因,如新航路的开辟受到了文艺复兴解放思想的影响同时有对于以后英荷的殖民扩张有重要影响。再如,在横向的时间内历史事件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如井田制的瓦解、礼崩乐坏宗法分封瓦解、百家争鸣等这些事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具体体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