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必背

2014高考历史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选择题)

编辑:sx_zhaodan

2014-05-12

2014高考历史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选择题)

【摘要】高考语文作文题是高考语文的重点,也是每年考生的关注焦点。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2014高考历史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选择题)

【考点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2010·潍坊模拟)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解析】选A。 “一边倒”是处理新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不是为了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

2. (2010·济宁模拟)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对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A.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

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解析】选A。外交始终是要服从于国家利益的,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排除BD;从声明的时间和内容来看,这一谨慎而含蓄的声明,预示着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并使世界局势为之改观。

3.(2010·广东模拟)2009年6月17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俄中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天,苏联最先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今天,回顾这一事件以及后来建立的全面协作关系时,我们理解到了它们的伟大意义。”以下各项是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

①中苏是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建交的 ②中苏建交标志着两国正式结为同盟 ③体现了新

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④为建国初期中国经济的恢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⑤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选A。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新中国正是在冷战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宣告成立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首先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建交正是这一方针的体现。中苏建交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为新中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苏建交大大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苏正式结盟则是在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才形成的。

4.(2010·徐淮宿连模拟)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中美关系的时代性比较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出现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的调查结果。而70年代随着中美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出现了“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的状况。

5.(2010· 宁波模拟) 2009年12月1日美国造币和印钞局副局长加迪纳宣布发行虎年生肖“吉利钱”。“吉利钱”是美国造币和印钞局目前唯一针对特定族裔发行的货币产品。美国于2002年开始发行中国十二生肖“吉利钱”,并延续至今。这表明 ( )

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②美国人对华裔和中华文化了解的加深

③华裔在美国的影响日益增大 ④美国认同并推崇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吉利钱”是美国造币和印钞局目前唯一针对特定族裔发行的货币产品。华裔在美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美方希望通过发行“吉利钱”,加深美国人对华裔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