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河北高考 > 河北高考理综

204年高考理综备考:高三中等生怎样向尖子生跨越

编辑:

2014-04-21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10公里以外的村庄进发。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他们只要跟着向导走就可以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到头,有人甚至情绪低落,坐在路边不再前进。第二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长,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走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感到疲累,担忧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快到终点的时候,人们情绪开始低落,疲惫不堪,因为怀疑路还很长,于是纷纷开始放弃。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每一公里还有一块里程碑,毫无疑问,这一组越到临近终点时越有动力,最后情绪高涨地到达终点。

这就是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性,它能确保我们的努力一如既往。当然,漫漫高三征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情绪的起伏,除了用目标激励自己外,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参加一定量的身体锻炼,包括听音乐、看漫画,都可以净化自己的情绪。

■惯性:拖了谁的后腿

当学习方法得当,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惯性能确保你考出好成绩。但对大多数中等生而言,我们在学习方法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惯性就会带来恶性循环。

偏科就是一种不良的惯性。大多数同学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太喜欢的科目,对自己喜欢的科目,上课或许会更认真,课后做的习题也会更多一些。比如喜欢写作的同学,即使数学题没有做完,也会工工整整把作文写在作文本上;那些不喜欢英语的同学呢,可能会在英语课上做其他作业,晚自习做其他作业,把英语的提高寄托在校外的辅导上。偏科矫正的方法,可采用心理学上的“同类替换”,即用学习数学的热情、习惯去学习英语。把英语课本想象成数学课本,在平时做数学作业的时间、位置,尝试做英语试题。一开始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坚持,当自己成绩有一定提升后,学习兴趣也会相应增强。

自怨自艾也是一种不良的惯性。有同学在考试失败后,会习惯性地情绪低落,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到了后期,会演变为对挫折的自我认同,对同学、老师关心的情绪享受。同学们要学会在每次考试后总结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哪些试题丢分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哪些试题丢分是因为临场失误,这样才能针对性去解决疑难。

上课不听讲,甚至“脱产”到培训机构补习以及晚上开夜车、白天打瞌睡等,都不是好习惯,需要认识到它们的危害性,并努力做出改变。发现一个坏毛病,就要立即消灭,不要等到已无可挽回时才来反思自己犯下了哪些错误。

读到此处,笔者在开篇提出的四个问题,同学们是否都在心里有了答案呢?坚持正确的方法,不停歇地努力,消灭不良习惯,中等生也能在高考中取得胜利。

作者简介:

刘兴华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卓奇教育创始人,拥有26年高中一线教学经验,培养出数百名考入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学子。潜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多家报社杂志社撰文百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价值。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的204年高考理综备考:高三中等生怎样向尖子生跨越,欢迎大家进入高考频道了解2014年最新的信息,帮助同学们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

关于河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