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预测 > 高考语文预测

高考语文考前预测题2016

编辑:

2016-05-18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4)题。 (25分)

匆匆过客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

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滚回单位。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

(有删节)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心情和故事结局。

B.在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心理,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C.男青年因为最后一张票和青年妇女发生了争执,又被小女孩误解,腮帮子抽动,泪花子在眼里直转,都表现出他既懊恼又委屈的心理。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老人买车票的故事,表现了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存有大爱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E.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2)小说以买票场景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男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球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获得2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7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相关链接:

①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中说道: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②2015年12月7日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屠呦呦在演讲辞中说道: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③2015年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说道:

上世纪60年代,根除疟疾的努力以失败告终,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当时, 屠呦呦转而求助于中医药学,以应对抗疟疾新疗法的挑战。.......然而,实验结果并不一致,所以,屠呦呦又重新翻看了古中医书籍,并发现了线索.....”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这美好的期待既是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鸣叫,吃着青草,又有小鹿象征人才,父母希望女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之意。

B. 疟疾是璀璨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 本人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E.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这个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一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本文进行概括分析。(6分)

(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

①“什么样的人很快乐?能接受快乐信息的人很快乐……”女作家      ,诠释了她的快乐观。

②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让国人看到了一位睿智的领导人形象。

③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设计师要对相关情况了如指掌,只有这样,在客户面前才可以,贏得信任。

A.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款款而谈

B. 娓娓而谈    款款而谈侃侃而谈

C.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款款而谈

D.侃侃而谈     款款而谈娓娓而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增加了防伪性能较高的光彩光变数字、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磁性全埋安全线等,并提升了人像水印等防伪性能。

B.北京时间12月17日,亚冠联赛冠军广州恒大队将在横滨国际综合体育场与欧冠联赛冠军已塞罗那队展开了 2015年FIFA世俱杯一场半决赛的争夺。C.巴黎气候大会与会各国专家通过交流一致认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D.在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位嘉宾,围绕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

15.填入下面-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如何

如何让“国家”里的感情共鸣与信仰共识变得顺理成章,应当成为广大青年的时代共识。      ,与国家进步的同频共振倒成了偶然。当很多人还常常抱怨“国不如外,此不及彼”时,却忘了一个民族从独立走向复兴的阵痛与艰辛,更忽视了“与其说得好不如干得好”的朴素道理。

A.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残酷的竞争,让一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B.竞争使得大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充满高压力,让一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C.—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造就了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残酷的竞争

D.—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竞争使得大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充满髙压力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各种气象突害中,台风、洪水等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    ①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早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   ②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

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   ③  ,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17.下面为绿色出行而设计的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                                              。

18.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作家侯文咏在《不乖》中说道:“那时候我并不明白,不听话的人,长大一样会有前途——差别只是,听话有听话的前途,不听话有不听话的前途。”

读了侯文咏的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想?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考前预测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高考预测试题2016年

2016届高三高考语文预测卷(含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