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试题

2016届10月模块考试高三上学期地理试题(附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1-16

多做题可以帮助考生发现问题提高自己,为此精品学习网整理了2016届10月模块考试高三上学期地理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图1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

2.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0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读“大气受热过程” (图2),完成3-4题。

3.在图2中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4.科学家发现, 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7.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右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9.下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寒潮

11.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1—4日       B.5—6日

C.6—7日       D.7—8日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