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中学资讯

山西每年60万人毕业50万人中考 10万人去向

编辑:

2011-05-26

去年,省经贸学校想了一个办法:与政府携手,和企业联手,"零学费"招生。"我们称之为'六味斋模式'。"秦瑞端说。"六味斋模式"源于王桂莲的分析:10万名流失初中生大军中,有一个群体应该关注--在一些贫困地区,有的家庭为了要男孩,一个接一个地生,结果弟弟一出生,家里人都只顾弟弟了,女孩们没人管,也没人供上学了。2010年,该校在交口、壶关、平鲁3个县区各选了一个乡,王桂莲找到乡党委书记表明想法,然后由乡里做工作,找到最贫困家庭的孩子,招了180多个学生。

"这是一种多赢,对孩子、企业、学校、社会都有好处。"王桂莲高兴地说。去接学生时,好多家长还在问:"我们怎么就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事,全免费还保证就业。"今年有好几个地方主动找到她,问什么时候去招生。

坚持 "以变应变,创新为主"的招生原则,今年,王桂莲又有了新想法:关注跟随爸爸、妈妈在省内打工的留守儿童,让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的孩子有学可上。

招生秩序乱,骗子多,老百姓信不过

"孩子上高中上不出名堂,就让他去学一技之长。"《山西职教》主编柴天禄说,近几年,尽管国家对中职教育非常重视,其宣传也越来越深入,社会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但老百姓对中职教育还是不信任。

一是因为招生秩序混乱。"以前全省学校统一一个招生指南,现在各地各学校都在做,很泛很滥。"王桂莲说,省、市、县还有外省的,很多学校都在跑,其中多数也就是拿个简章下去发。最主要的是,其中骗子不少,有的学校说得天花乱坠,名义是招生,实际是招工。"初中毕业生就十五六岁,国家有规定,年龄小了实习可以,但招工不行。有的学校就打擦边球,靠学生赚钱"。

"还有一些民办学校,明码标价,招一个学生给多少钱,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为了钱,把招生秩序搞乱了。"王晋文也有同感。

二是因为教学质量差。"好比戈壁滩上扎了个篱笆,里面没水没草没料,圈在那儿怎么能呆得住?"王晋文说,有的学校规模有限,硬件根本不达标,却四处挖生源,能招多少招多少,根本不管学生的住宿、学习条件,也不管将来如何就业,有的甚至干脆把学生放到别处培训。"学生、家长正逐渐对职业教育失去信心。"

省经贸学校招生能有今天这个"小局面",是因为从2005年起就坚持"狠练内功,内外兼修",实实在在提高教学质量。"让老百姓选择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学生在校是否能学到真本事,毕业后能否就业。"采访王桂莲的前一天晚上9点多,有家长发邮件给她:听正在该校读书的邻居家孩子说学校不错,想让侄女也来上。"学校招生,口碑很重要。家长和社会你欺骗不了"。

考二三百分的初中学生,没人告诉他未来在哪

在山西,有相当部分中职学校整体条件都不错,只是有的家长和学生不了解,也不知道初中毕业后出路是什么。"在寻找生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学校招生找不见学生,学生想上学找不到学校,不知道该去哪儿,怕上当受骗。"王桂莲说。

王晋文和初中学校校长一起聊天时,曾多次直问:"嘴里说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你们真的做到了吗?学校可能会讲这个考597分的学生,可以报考五中,但对于那个考237分的学生,有没有告诉他能报考哪个学校?有没有给他进行下一步的升学指导?还有一个因素来自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能理解,但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山西人的观念还比较保守,不少家长很在意孩子毕业后是不是能有份稳定的工作。"

"初中学生流失,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能就了业。"王桂莲表示,如果规定不满18岁的孩子不得进入劳动力市场,这种情况可能会好点。"现在我们都有了职业病,在外面吃饭或者买东西,看见那些年龄小的就想问人家几岁了,一般回答都是一个口径--18岁,其实根本不是。"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社会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实很大。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第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海亮提到一次在晋中工地调研时了解的情况:普通工人每天工资45元-50元,普通技工每天80元,高级技工每天150元。知识、技能体现的价值显而易见。

"不断扩大招生,不断降低门槛,是为了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技之长。试想,一个贫困乡一年送50个孩子上中职,5年10年后,那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王桂莲说。

标签:中学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