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三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初三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范文:第6课

编辑:

2016-03-20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主要人物?引出本文通过何满子的视野向我们再现了课文的两大主要描写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2.请为课文两大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可结合仿写,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自主探究分享后,教师出示例句“一丈青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四海”。

(六)深入探讨之“析人物”

引问:文中人物为何叫“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由此导出“析人物”版块。

1. 速读第一部分,划出能突出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泼辣大胆、正直豪爽、口苦心甜、正直能干的农村妇女形象。

2.用研讨一丈青大娘的方法,讨论合作完成对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何大学问是一个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且虚荣心强的人物形象。

3.通过分析人物,请归纳出本文所运用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并用原文说明。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4.学生活动:分享学生为“何大学问”所画的素描肖像画。

(七)深入探讨之“品语言”

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文语言特点的句子。 学生自主寻找分析探究,教师适时指导。最后出示一两个例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文章语言。

例句: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改句:在一丈青大娘的心中,何满子就是心中唯一的无价之宝。

总结本文语言特色:

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进而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第三,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传》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

(八)主题探究

1. 再次明确阅读小说的方法:“析人物”“品语言”六字法。

2. 引出“何满子的个人档案”,对线索人物进行分析。并引出本文的人物群相“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等等花鞋杜四”。并对《蒲柳人家》小说故事内容进行简短的复述,帮助学生理解本篇小说的整体内容。

3. 引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以何满子为线索,其中又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九)教师寄语

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十)课堂最后实练或课下作业

请用个性化的语言及适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描绘班级中一位同学,力求传神有文采。(要求:不写出真实姓名)

评说课:

1.

2. 亮点:画人物肖像(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语文学的很灵活),课后作业互相照应。思路清晰,导入带问题进入文本,较好。 不足:教师提问过多,可让学生自主提出疑问,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考

点灵活,可让学生活学活用。可结合课后拓展(“语言描写学生”环节可放在第二课时),可拓展乡土文学,可拓展民间说唱艺术。

以上就是关于初三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范文:第6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链接: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范文:第5课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范例:第4课

标签:语文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