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三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2015-2016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故乡

编辑:sx_jixia

2015-10-14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是一篇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参考!

【教学目标】

1、以“变”为着眼点品味语言、评析人物。

2、以“走”为着重点探讨主题。

【教学建议】

根据王荣生博士的“定篇”理论(把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详见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论基础》),《故乡》应该作为“定篇”来教学,即当作民族文化的经典来学习。因此在教学时不宜把“读写知识”“读写结合”设为教学重点,更不宜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穿插景物描写、肖像描写的模仿写作训练,因为这样既破坏了阅读感知的整体性、连贯性,又让学生步入急功近利、注重描写技巧而忽略思想内涵的歧途。

【教学过程】

一、探讨《故乡》人物形象之“变”

1、是什么:

⑴纵向变化:

①闰土命运变化:

小英雄──木偶人。

②杨二嫂命运变化:

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③“我”的命运变化:

好奇的少爷──辛苦展转地生活。

⑵横向变化:(人物间关系的变化)

①杨二嫂与闰土:

絮絮不止的杨二嫂──只是摇头的闰土;顺手牵羊、嫁祸栽赃的杨二嫂──实实在在的闰土。

②“我”与闰土:

迅哥儿──老爷;无话不谈──我也说不出话;无穷无尽的希奇、新鲜的事──默默地吸烟、谈些闲天。

③“我”与杨二嫂:

无话可说的交谈。

(解说:要求学生找出相关描写,体验感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读读议议中分析人物形象:人物自身形象变了,变得令人心酸;人物间关系变了,变得冷酷无情。)

2、为什么:

艰涩的世道和凄苦的人情。

3、揭示了什么:

精神故乡的失落。

标签:语文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