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二说课稿 > 政治说课稿

人教版政治初二上册《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怎么写

编辑:sx_yanxf

2016-08-16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初二阶段,这是一个初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政治初二上册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怎么写,欢迎阅读与选择!

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思想品德》(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师友伴我同行”最后一课“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有关师生交往的话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有满足民主平等的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也为人与人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现在社会需要公民具备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的公民观。而学生作为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人,就需要在学校内养成民主平等的精神,同时,学生作为社会个体也有满足自己民主平等生活的需要。所以,在学校内,学生需要老师以民主平等的关系和他们交往。

2、初中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转型。初二年级的学生比较于初一的时候,其独立的思想急剧发展,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感和对权威的质疑感在增加,学生身上的依附性人格在急剧减弱,需要外界更多的肯定和评价。学生迫切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但有时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是初中学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教材分析】

师生关系是学生面对的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在学校内比较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本课是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的最后一课时《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本课重点是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前一课主要是认识自己的老师,了解自己的老师,但落脚点在第二课时,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建立一种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材本身逻辑线索是按照从师生交往的观念的转变到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策略的安排的。第一目主要解决师生交往观念需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观念转变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观念的转变中,包含了师生双方不同角色的转变。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当学生与教师日常交往中有了矛盾、误解后,怎样化解呢?第二目帮助学生掌握师生沟通的方法及交往中的基本准则,探讨与教师有效沟通的策略、方法。

对教材第一目内容安排的质疑和调整。借鉴国外师生关系的优点与长处,比较于以往我们曾经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不足,结合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所最倡导的师生观,我们要追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材中,先简单介绍了传统的师生交往行为后,就紧接着阐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内涵,但是,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通过把一些理念直接灌输给学生和教师就能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尤其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学生接触过许多的教师,他们和部分教师也建立了非常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就是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现实典范呢,难道直到现在我们才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所以,我对第一目的内容做了调整,曾经传统的师生交往行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少,而对自己接触过的老师的印象比较深刻,通过学生列举跟给他们留下美好深刻印象的教师的关系,概括出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老师工作的奉献性,尊重老师,关心老师,感谢老师。

正确地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能够原谅老师的错误。

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增进与老师的情感。

【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当与老师产生矛盾、误解的时候,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试。

学会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化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

【知识目标】

知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知道尊敬老师的基本的规范和师生交往的基本礼仪。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怎样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师生交往经验中理解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结合课程标准“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和“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的教材编写建议的要求,我对教材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

【教学重点】

主动沟通是师生和谐交往的前提,当学生与老师出现误解、矛盾时,善于将与老师交往的准则转化为化解师生矛盾的具体的行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师生交往情景中,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具体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不管是课题的导入,新型师生关系内涵的解析,还是师生有效沟通方法的概括,师生交往礼仪的介绍,都要在老师有策略的启发和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得出主要观点。

2、 讲授法

标签:政治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