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家长专区 > 家庭医生

初三生期中考试以后提升:中考成功从“心”辅导

编辑:haiyangcms

2013-06-10

中考对于大部分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他们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大考”,年龄小、经验少,心理上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考试是学习实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为了让考生更加从容地走过中考,走向成功。

面对中考,考生主要应对的就是两种负面情绪,一是过分焦躁,二是过分懈怠,一松一紧都不利于考生的考场发挥。考生们可以自我检测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以下的几种症状,如果有相似的感觉,那你就要自己调节一下了,别让坏情绪影响了你的中考。

焦躁型

具有这种心理的考生主要表现为频繁地想上厕所、肚子疼、过度忧虑难以入睡、脾气暴躁、耳鸣、恶心,总觉得还有很多复习题没有看完……

对策:引起考生紧张的重要原因是诸如考不好不能进重点高中、没法向父母交代的担忧,可是这种担忧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影响了平时的复习和临场的发挥。考生和家长首先要了解,考前出现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适度的焦躁也不会影响考生发挥,但过度就不好了。

因此,在临近考试时,考生要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分离,即考生只要注重平时的复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就行了,至于考试结果则不要过多地考虑。

专家指出,一旦考生意识到自己过度焦躁,就需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这种情绪,并及时调整,尽量使自己心平气和、情绪饱满。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唤起自己的良好情绪,同时要学会放松,在出现紧张情绪时,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持续做3-5分钟的练习,也能缓解紧张情绪。

对缺乏自信的考生可以在临考前,特别是在最后几天,每天默念几遍“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能成功”等具有积极自我暗示作用的话语,来增强自信心。另外,考前几天,为了保持状态,每天还要做适量的练习,但不要再做太难的题,做难题有时会挫伤自己的自信心。

另外,许多考生在临考前总会设想考试失败的结果。考生一定不要用自己以往的情感经历,去推断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紧张失控状态,这样便会引起新的焦虑紧张,造成考试失败。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还不能降低焦虑情绪,考生应及时请心理医生诊治,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把紊乱的心态调整过来。

标签:家庭医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