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家长专区 > 家庭医生

克服考试紧张的心理学方法:自我暗示

编辑:haiyangcms

2013-06-10

策略之自我暗示:

自信训练,变消极自我暗示为积极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国外有人以就要执行的死刑犯做被试者,告知被试者在特殊的装置情境下,给他们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者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出血液的嘀嗒声,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者生命终结。其实这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者抽血。这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同样,积极的自我暗示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创造奇迹。

有一个人到医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百药无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他的求治。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一种综合征。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积极的暗示以及引起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作用。有些病人就是靠积极的自我暗示恢复健康的。

有些同学的考试焦虑较重,其原因往往就在于钻进了消极的自我暗示的怪圈。他们的念头是:我不行,我就怕考试,我肯定会紧张,我又要失败了……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你以为自己怎样,常常你就会怎样。所以,知道了自我暗示的巨大效应,你就应把消极的自我暗示转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接受法

接受目前的状态,包括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在现阶段的复习中,要保持自我,按自己的目标走有些考生老是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别人怎样了。别人复习某本书,自己也一定要找到;别人讨论报××学校,自己一听达不到,心就慌;别人,尤其是原来水平差不多的好朋友,考试成绩提高时,自己就压抑甚至六神无主了;甚至有的同学考场上一听到别人翻卷子,就认为比自己答得快,于是乱了阵脚。了解别人不可避免,但高考前保持自我更重要,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目标不同,进步发展的曲线也是不同的。要学会把握自己。

“我怎么又紧张了?别紧张!”

“紧张就紧张吧,一会儿就好了。”

“睡不着怎么办呢?睡,快点睡着,明天还有好多事呢!”

“睡不着,没关系,放松,再放松,慢慢会睡着的。”

标签:家庭医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