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章教学计划参考

编辑:

2015-09-24

4、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否,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0、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简答:什么是格物致知?

3、简答:学习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章教学计划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相关推荐

(范文)初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