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语文教案

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最后一课教案模板: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编辑:sx_yanxf

2016-09-13

教案是教师对新一课时讲授的整体设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了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最后一课教案模板,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思想

教学步骤:

一.  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继续上节课内容)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从三方面发生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    动作    心理)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心。

二.指导诵读¬ 加深理解

1.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关于人物描写的语句进行诵读。

2.学生评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教师选精彩片段,进行范读。

4.学生散读。

三、激活思想  迁移运用

1.激活思想

(1)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2)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示例: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2.迁移运用

当你到烈士陵园凭吊并聆听园长讲革命英雄事迹时,当你观看世锦赛中国乒乓球队艰难迎战外国名将时,当你看到中国的体育健儿刘翔取得110米跨栏冠军及我国国旗伴着国歌徐徐升起时,当你……你心情怎样?你的心情为何会这样呢?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爱国表现?

四、作业:

如果小弗郎士真有其人,而《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还活着并读到这篇课文,请你以小萝卜头的口吻给小弗郎士写一封信,以安慰和鼓励他。

注音、释词

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讨论、交流

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探究、交流

学生讨论、评析

学生诵读、评读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