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历史教案

近代工业的兴起初二历史教案设计

编辑:sx_bilj

2014-03-28

近代工业的兴起初二历史教案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张謇、詹天佑的主要成就及他们的救国热情;教学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在本单元中处于起始的位置。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则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步,讲述了中国近代化兴起的历程,为以后维新派实行的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等救国尝试提供了经济基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但是本单元的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初二学生的思维虽然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他们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本课历史名词的含义、洋务派的历史地位对于初二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必须具备使用表格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初步的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动手设计等等,开展研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课在学生通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提供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合作的机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影像、文字、资料等,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圆满地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并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课的知识点时间上跨度大,内容有跳跃,还有些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本课以教师引领和讲解为主,辅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比如,学生的填表,设计表格、讨论等等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搜集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相关资料包括洋务运动主要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影像资料,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代表照片,洋务运动的文字资料,张謇、詹天佑照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问题设计表格,培养学生的用表格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表格的能力。

设计有关洋务运动评价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标签: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