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政治 > 政治同步练习

七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编辑:

2014-03-08

23. 某中学于2013年5月3~4日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有歌咏比赛、舞蹈表演、器乐演奏、书画展示等。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 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④能陶冶、提升学生的情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4. 中学生晓晓见到别人学画画,就跟着一起去学;过了没几天,他觉得唱歌很有意思,转而去学唱歌……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说明晓晓(  )

A.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B.很有想法并敢于实践

C.有盲目从众心理

D.拥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25. 观察下面的漫画,你对漫画中小女孩的做法(  )

A.赞同,有利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B.赞同,许多明星都这样穿,这样时髦、漂亮

C.不赞同,年龄太小,长大后可以,从而发现自身的美好与独特

二、辨析题    10分

1、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2、“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不宜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

三、简答题     10分

1、调节情绪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3分

2、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意义?   4分

3、“盲目从众”的危害有哪些?  3分

四、分析说明题    12分

1. 抗战胜利后,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从上海回四川老家。他的同学摩耕云设宴为大千大师饯行。这次宴会邀请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出席。宴会伊始,张大千先生向梅兰芳敬酒,并对梅兰芳先生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忙含笑答道:“此作何解?”大千先生笑着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张大千的幽默令满堂来宾为之大笑。

这一事例对我们陶冶高雅情趣的主要启示是什么?6分

2. 据调查发现,某市初高中大约有40%的学生“逢考必砸”。这些学生平时小考的成绩不错,上课也认真听讲,但一到大考就成绩不理想,家长着急,学生烦恼。还有平时在学习知识方面,同学们的表现不一,程度不等,表现出的情绪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兴高采烈,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满不在乎……

(1)学习了情绪对智力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启发呢?3分

(2)你准备在学习方面怎么做?说一说其中的道理。3分

五、自主探究    18分

1. 在我国,兰花、菊花、莲花、梅花等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他们的这些高雅情趣,表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情怀。可见,赏花不仅是闲情逸致,而且可以熔铸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

现在,有的同学玩起电子游戏来长达数小时,甚至通宵达旦,长时间地或站或坐或看,不按时睡觉或吃饭,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大脑疲劳过度,严重损害正在发育中的身体。更危险的是打电子游戏不仅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而且还要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一旦经济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就欺骗甚至偷窃,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6分

上述不同的情趣说明了什么?

2. 材料一:王明聪明好学,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优秀。他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课余时间他有选择地阅读中外名著;科学安排时间,练习书画;常常设计文学小报,积极为班级、学校出黑板报;他利用计算机帮助老师制作了一些课件,成为同学眼中的“大能人”;他喜欢打乒乓球,曾在校级比赛中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些业余爱好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自豪地说,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材料二:杨可聪明好动,看同学集邮,他就哭着闹着向父母要钱买邮票,买回来也不整理;看同学办小报,他也找出纸笔,胡乱画一通;看同学踢足球,他也要上场踢两脚,但没跑几步就不跑了;打起游戏机来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上课时却无精打采;课下和同学玩起扑克来反应灵敏,牌艺高超。他非常得意地说,我生活得多自在。

(1)王明和杨可的情趣各属于什么生活情趣?3分

(2)他们的情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分

3. 2013年4月11日,上海轻音乐团中外经典轻音乐作品音乐会上海市崇明县扬子中学专场,在学校小礼堂精彩上演。在简短热烈的开幕式后,一曲《星球大战》拉开了演出的帷幕,深邃旷远的乐曲声引领着现场的观众们进入了音乐的殿堂。整场演出以多元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诠释经典音乐文化,让扬子中学的师生们在一曲曲为观众熟悉和喜爱的经典曲调中感受到了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成为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

为帮助广大师生追寻高雅生活情趣,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6分

相关推荐: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同步检测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