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语文 > 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6)

编辑:sx_bilj

2014-10-21

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多做同步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6)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家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早期诗作《短歌集》将中世纪理想化,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党观点。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写出《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离开法国。先后发表反对路易·波拿巴的作品《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0年回国。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其他作品有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还写有政论和演说稿等。

背景材料

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6月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攻陷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词语积累

☆正音辨形

珐琅(fà láng) 脂粉(zhī) 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

恍若(huǎng) 缀满(zhuì) 朱鹭(lù) 晨曦(xī)

☆词语释义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瞥见:一眼看见。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都没有了。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

抗议: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文章主旨

本中作家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写作分析

1、 前后对比,态度鲜明。

对圆明园尽情褒赞和颂扬,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站在艺术文明的立场,认为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如月宫的建筑”,是“世世代代的结晶”,是“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是“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些赞语,都极为鲜明、形象和崇高,对英法两个强盗作了有力的批评和谴责。作者站的角度没有变,是依据事实说话的,所用的带有贬义和愤怒的词语甚多,你看“洗劫”、“放火”、“行窃”、“野蛮”等。这些词语,都充满了激愤之情,谴责批判十分有力。这样先赞美圆明园的杰作,后批判强盗行径,褒贬对比鲜明。

2. 多用反语,讽刺有力。

文章在揭露两个强盗的罪恶行径时,经常运用反语,给侵略者以有力的讽刺。例如,“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大胜利者”“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的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这些反语十分有力地嘲讽了两个强盗的可耻行径,增强了主题的深度和力度。

精读品析

☆妙句涵咏

1、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评点】这句话运用了类比手法,将圆明园和巴特农神庙进行类比,从而揭示了圆明园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这样说实际上是赞美圆明园的艺术价值高。

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评点】句中“几乎”在这里是接近于“完全确定”的意思。这里用“几乎”是极写圆明园的艺术价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从而赞美了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说明圆明园是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结晶。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评点】圆明园当时是皇家花园,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归根结底是属于人民的,属于全人类的。雨果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

4、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评点】这句话强调了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焚毁,犯下的强盗罪行的是英法政府,而不是英法人民,表达了作者对英法政府的强烈不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