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历史 > 历史试卷

2011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初二下册复习资料及试题1

编辑:

2011-05-04

(1)根据材料一,“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请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上述理论在哪些国家得以成功实践。

12、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第四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3)材料三记述了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哪一方面的事实?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13、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回答:(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

(2)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

(3)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建立后到1956年间我国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

知识梳理

(1)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黄继光(5)邱少云(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周恩来(8)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9)求同存异(10)优先发展重工业(11)1956年底

预测试题

选择题

1、【解析】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的。

2、【解析】A 本题考查的意图是对“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的理解与运用,材料的指向明显:主权在民。

3、【解析】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11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由此获得新生。

4、【解析】A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国。

5、【解析】C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解析】A1952年底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解析】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8、【解析】B南京长江大桥是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9、【解析】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0、【解析】B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非选择题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

(1)①指:马克思和恩格斯。②理论: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2)①《共产党宣言》。②中心内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国家:俄国(或苏俄)、中国

12、【解析】本题以民主与法制为主线,考查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在的民主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是中国一步步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

(2)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动乱和灾难

(3)我国不断加强和健全民主法制建设。

(4)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或从专制走向民主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重要保证。

13、【解析】本题属于基本题,主要考察了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新中国采取的措施。

答案(1)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③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④稳定全国物价和反对贪污腐败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重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①新中国的建立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基础②党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③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振奋的精神和工作热情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内容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探索:(1) 意义:对国内主要矛盾作了正确分析,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表现 (2)

(3)

缺乏经验

失误 原因 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急于求成

后果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

来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原因: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

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过程 开始:1965,5,16“五一六通知”

结束:(4)

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务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留下了永远不应当重犯这类错误的深刻教训,众反面为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

“两弹” 原子弹:(5) 年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导 弹:1966年

“一星”: 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军队建设 : 海军、空军成立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战略核力量 海军潜地导弹部队 “三位一体”

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重返联合国 时间:(6)

意义:(7)

中美建交 1972年,(8)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1979年,正式建交

中日建交

朋友遍天下 与西方国家建交

与亚非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考点归纳分析

本单元讲述了从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是社会主义在艰难曲折中前进。分为前后两个十年:前十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后十年是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出现重大挫折。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

1967年1月开始,全面夺权运动开始。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4、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卫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1949年4月和11月,分别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海军和空军。(60周年海军阅兵热点)

三位一体中三位指: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5、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6、中美关系正常化“小球转动大球”指中美的乒乓外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英雄人物的事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P54-57

重难点与易错点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的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

2、“文化大革命”给我过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带来的破坏和我们应该西区的教训

3、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突破

1、[09烟台中考]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解析】C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士的英雄。焦裕禄是优秀的县委书记

2、[09烟台中考B卷]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标签:历史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