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地理 > 地理试卷

初二地理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及答案参考

编辑:sx_jixia

2015-04-24

想要学好地理,一定要多做练习,以下所介绍的初二地理下册第五单元测试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3年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 900万辆,再次突破纪录,蝉联世界第一。据此回答1、2题。

1.汽车工业属于 (   )

A.钢铁工业           B.机械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能源工业

2.读下列汽车标志图案,其代表的汽车产于长春的是(  )

3.上海的某棉纺织工业把工厂迁移到新疆,目的是 (  )

A.追求更广阔的市场

B.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C.新疆的纺织工业发达

D.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原材料

4.下列城市既属于全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又属于大型机械工业基地和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的是 (  )

A.上海    B.重庆    C.南京    D.青岛

5.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呼和浩特纺织工业应为 (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6.丝绸,是由蚕茧抽丝后取得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经过精心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下列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以丝纺织为主的是 (  )

A.浙江杭州         B.内蒙古呼和浩特

C.西藏拉萨         D.新疆乌鲁木齐

7.(2013•菏泽学业考)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分布是东部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很少

B.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D.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8.(2012•绵阳学业考)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  )

A.北京中关村        B.中国科技城——绵阳

C.上海浦东新区        D.沪宁杭工业区

9.下列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招聘人才,一批大学生想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我国的西部内地建设,他们可去应聘的是 (  )

A.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综合题

10.读“我国部分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 码代表的能源工业中心名称:

①      ,⑤      。

(2)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汽车工业中心名称:⑨   ,⑩    。②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市,请你写出一种产于该地的汽车品牌的名称:     。

(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钢铁工业中心名称:

③      ,④      。

(4)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纺织工业中心名称:

⑦      ,⑧      。

11.(2013•南通 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工业基地是   (填字母)。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   (重或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    。

(3)乙工业基地位于   (辽宁或吉林)省的中南部。该地区丰富的   、

资 源,便利的    (铁路或内河)运输,是乙工业基地发展   (钢铁或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回归生活】

1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了“互联网” ,家和世界一样大。河南省某村家家户户从事皮毛加工,1998年初,中国互联网还没普 及,村民小丁就在村里第一个装上了网。1998年10月,奥地利一家公司从网上看到了小丁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发来一张52.6万美元的订单,一笔价值400多万元人民币的生意就这样送上门了。整个村庄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仅仅数月,村里又有20多户装上了网,随之带来了滚滚财源。一位农民笑着说:“以前我总是想到大城市发展,现在不这样想了,有了互联网,家和世界一样大。”

材料二 上海是我国老工业基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上海工业的支柱是纺织、造纸、卷烟、火柴、肥皂、面粉、橡胶、皮革八个行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工业形成了以信息、现代化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1991~1999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14.5%,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家和世界一样大”?请你谈一谈高科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上海市的实践经验说明了在振兴或拯救老工业基地中,高科技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标签:地理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