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出国 > 精品看天下

“中国好游客”引领文明旅游新风尚

编辑:sx_zhangh

2016-04-13

文明出游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本站编辑为大家分享文明旅游新风尚的最新消息,希望大家也能文明旅游。

小小物件 传递美德

“别看老汉我年纪大,但是出门旅游是我最大的爱好。 ”荣获“2015中国好游客”称号的滁州市民陈秉诚今年已经80岁了,从医院退休20年来,老人家跟随不同的旅行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每次出门旅游前,除了和大家一样准备必需品外,陈秉诚老人都会额外带上小银针以及一些常用急救药。他说:“当了一辈子医生,手边离了这些,心里就不踏实。做医生的,就得时刻准备救助别人。 ”

有一次,陈秉诚参加合肥某家旅行社港澳七日游。团里另一名老同志在出发四五个小时后,感觉浑身不舒服,大家劝其返回,但这位老人十分不舍。陈秉诚根据多年行医的经验,热情为这位老人诊断病情,同时进行针灸和用药。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好转。在随后几天行程里,陈秉诚一直关照这位老人,终于帮他圆了去港澳的梦想。

那一次,同行的旅客都对陈秉诚老人竖起了大拇指,报以热烈掌声。陈老却很淡然地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着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像我们这样出门在外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那也是应该的。 ”

无独有偶,来自合肥的“中国好游客”鲍金妹,每次出门前,也有两件必带的小物件。

一个是废品袋,旅途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随时存放起来。看到其他人乱丢垃圾,鲍金妹也会主动上前拾取,收集起来。另一个物件,则是关于合肥巢湖的宣传名片。不管是在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还是西北的青海湖、塔尔寺、张掖,每到一地,鲍金妹都会向游客介绍合肥、巢湖的风景名胜。在鲍金妹看来,“出门在外,一言一行代表个人的形象,更是代表家乡的形象”。

文明素养 点滴做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选择出门旅游的人数也大幅提升,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被屡屡曝光,小到随手乱丢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大到“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喷水池洗脚”等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游客自身形象,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来自淮南的“中国好游客”王宗策认为,提升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的素质,规范文明旅游的行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王宗策介绍,自己经常带家人一起出门旅行。有一年春天,在黄山游玩时,山间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吸引了小女儿的注意力。她便从地上捡了几朵放到包里,想要留着照相时摆个pose当道具。王宗策发现后,耐心地劝说女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已经很美了,让它们留下来装扮大地吧! ”女儿拗不过父亲的坚持,十分不舍地把落花放了回去。王宗策说:“虽然事情很小,但我觉得文明素养是从点滴中形成的。一个文明的游客应该做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 ”

标签:精品看天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