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税财务与会计章节考点2.4

2012-06-11 21:36:07 字体放大:  

假设不具备转股权的类似债券的市场利率为3%。公司在对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有关规定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了分拆。2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每年支付利息=40 000×2%=800(万元)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800÷(1+3%)+800÷(1+3%)2+40 800÷(1+3%)3=38 868.56(万元)

权益成分公允价值=40 000-38 868.56=1 131.44(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8 868.56×3%×(1-25%)=874.54(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40 000/10=4000(万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每股收益=(25 500+874.54)/(10 000+4 000)=1.88(元)

经典例题-34【基础知识题】某公司2005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0万股,该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4元。年初,该公司对外发行1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06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3.5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那么,2005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基本每股收益=200÷500=0.4(元)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0×3.5÷4=12.5(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00÷(500+12.5)=0.39(元)

c.多项潜在普通股

分别判断稀释性,不能总体考虑;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当按照稀释程度 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期权和认股权通常排在前面计算,因为此类潜在普通股转换一般不影响净利润,稀释程度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时,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金额。

(4)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①企业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会增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为了保持会计指标的前后期可比性,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 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2.每股股利

(1)指标计算

每股股利=企业普通股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

(2)指标评价

该指标是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每股股利越多,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多,企业股票价格越高;每股股利越少,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少,企业股票价格越低。

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每股盈余;二是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3.市盈率

(1)指标计算

市盈率=每股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2)指标评价

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企业的市场价值越高;市盈率越低,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丧失信心,企业的市场价值越低。但是,由于股市受到不正常因素干扰时,股票价格会出现异常,所以在利用该指标时要注意。

2012年注税财务与会计章节考点汇总

2012年注税税务代理实务章节考点汇总

2012年注册税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汇总

更多信息:精品学习网  注册税务师考试频道 

<--注册税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