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季中国精算师考试科目指南:A6非寿险精算

2013-03-25 17:21:33 字体放大: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中国精算师复习指导,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A6《非寿险精算》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形式:选择题(分数比例为70%)、主观题(分数比例为30%)

考试要求:

本科目是关于非寿险精算理论和实务的课程。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非寿险精算的相关理论,熟练掌握非寿险精算实务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理解非寿险精算理论与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非寿险精算理论部分的考试基本要求:了解风险度量的基本理论、损失分布理论和信度理论等;理解非寿险费率厘定、非寿险费率校正和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的基本思想;掌握再保险的基本理论。

非寿险精算实务部分的考试基本要求:初步了解风险度量的传统与现代方法;基本掌握非寿险精算中的常用统计方法;理解非寿险费率厘定和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非寿险费率厘定、非寿险费率校正和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掌握再保险的费率厘定和准备金评估基本方法。

考试内容:

A、风险度量(分数比例约为10%)

1.风险的定义、特征和风险度量的性质

2.传统风险度量方法

3.VaR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和优缺点

4.CTE风险度量及其他风险度量方法

B、非寿险精算中的统计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

1.常用的损失理论分布及其数字特征和损失分布的拟合方法

2.贝叶斯估计的基本方法和后验分布的计算方法

3.随机模拟的基本方法和损失理论分布的随机模拟方法

4.信度理论的基本方法和非同质风险识别的方法

C、非寿险费率厘定(分数比例约为20%)

1.费率厘定的基本概念

2.费率厘定的两种基本方法:纯保费法和损失率法

3.均衡已赚保费计算方法:危险扩展法和平行四边形法

4.最终损失计算方法:损失进展法和趋势识别

5.分类费率和冲销

6.费率厘定实例

7.效用理论与非寿险费率厘定:风险指数、最高保费、最低保费和最优保险

D、非寿险费率校正(分数比例约为20%)

1.经验费率和信度保费的基本概念

2.贝叶斯保费计算的前提条件和计算方法

3.Bühlmann信度模型的基本概念、结构参数的估计方法和Bühlmann信度保费计算方法

4.Bühlmann-Straub信度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参数的估计方法

5.NCD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模型、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NCD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BMS基本原理与评价标准

E、非寿险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30%)

1.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基本概念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基本方法:比例法和分布法

3.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基本方法:链梯法、分离法、案均法、准备金进展法和预算IBNR方法

4.保费不足准备金及充足性检验方法、理赔费用准备金分类及其评估方法

5.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合理性检验

F、再保险的精算问题(分数比例约为10%)

1.再保险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再保险的费率厘定和准备金评估:已知损失分布法和劳合社比例法,再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再保险未决赔款准备金,Standard-Bühlmann法

3.最优再保险与再保险创新

考试指定学习教材:

中国精算师考试用书《非寿险精算》:韩天雄主编,刘乐平主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版,所有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