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院校招生

2017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考研招生信息

编辑:sx_wangha

2016-09-13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以船舶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学科、多专业大型研究所。详情请看17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考研招生信息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以船舶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学科、多专业大型研究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其中国家级专家20多名、省部级专家30多名,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全所科研设计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科研任务多属国防科技预先研究和国防装备技术攻关的研发项目。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注重人才培养及发展,以多种渠道,不同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每年选送科研技术骨干攻读学位。与美、英、法、俄、德、荷兰等国有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荐公派出国留学攻读学位或出国进修。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经国家批准,招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招收“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新所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幽美,人文氛围浓厚,科研条件和办公环境优越,连续五届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科介绍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本专业有舰船总体优化及系统技术研究、总体性能技术研究、结构设计技术研究及隐身技术研究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1.船舶总体优化及系统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多学科顶层设计和高度集成,通过总体优化实现船舶总体性能指标提升。研究内容有:系统集成及优化技术、可靠性及安全性技术、机电设备集成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数字仿真技术、水声及电磁兼容技术、电气及自动控制技术、三维设计技术和船舶人机环技术、武器界面技术和对准技术。

2.船舶总体性能技术研究:着重研究提高船舶快速性和机动性的基础,对提高船舶的战技指标有重要意义。它探讨的是将流体力学理论和船舶设计相结合,包括:静力性能、动力性能、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技术、水动力学理论和流场分析理论研究。

3.船舶结构设计技术研究:着力研究提高船舶的生命力和续航力的基础,对提高综合性能指标有重要意义。它探讨的是将结构力学理论和船舶结构设计相结合,包括:结构静态分析、结构断裂和疲劳、结构动态响应特性、结构材料研究和模块化设计研究。

4.船舶隐身技术研究:着力研究提高船舶安静性、降低辐射物理场的基础,实现船舶战略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它探讨的是以声学、红外、磁场、尾流场为基础的多学科理论交互和技术融合,典型的如声场分析、浮筏减振技术和船舶消磁技术、尾迹控制技术等,属于高新技术和专业前沿,是从多维总体兼容实现船舶性能指标的途径。

核能科学与工程:本专业有核动力装置性能研究和核动力装置控制与仿真两个研究方向:

1.核动力装置性能研究:是从核动力装置总体角度出发,培养从事核动力装置顶层设计和二回路系统与轴系、综合电力系统、放射性辐射防护与监测系统的高层次研究设计人才,研究内容有:核动力装置总体性能参数优化技术、系统及设备配置优化与匹配技术、二回路系统模块化与集成化技术、核动力装置运行特性与技术、核动力装置安全技术、二回路水质监测与控制技术、大功率传动技术、电力系统稳定性与保护技术、直流区域配电技术、应急供电及电力变换技术、放射性辐射防护与监测技术、核动力装置可靠性与维修性技术等。

2.核动力装置控制与仿真:立足于船用核动力装置的特点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研究内容有:船用核动力装置参数综合测量、综合控制与保护、安全运行支持技术、电力系统综合监控、核动力安全控制与保护、系统仿真技术等。

标签:院校招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