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魅力城市的特色考研专业

2010-11-08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大城市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不过,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都市和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准入门槛要高出中西部地区很多。虽然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但收入和支出的性价比低,职场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城市交通拥挤,出行不便……

有的大城市因为拥有一大批优质高校而成为考研高地,人才众多,考试竞争尤为激烈。面对居高不下的复试分数线和百里挑一的录取比例,一味往大城市“挤”并非明智的选择。所以家建议考生不妨试着放弃“热门专业、热门学校、热门城市”的“高标准”,换一个角度去看,小城市中的优势专业,也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报考思路。

正说小城:小城不小,独具魅力

小城市不小。从经济状态来看,有些人们心目中的小城其实比很多省会级城市要高出许多。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深圳等城市副省级城市,工商业发达,是人才的重要流向地。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宁波大学、集美大学、深圳大学发展前景良好,而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更是兼顾了优质学校和热门城市的双重优势。这些学校中的IT、经济管理以及与城市经济相结合的化工、船舶、海洋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城并不无名。小城在总体实力和地理知名度方面可能略逊,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却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云南大学就把旅游学院设在丽江,中国矿业大学在煤铁资源丰富、五省通衢、重工业发达的徐州,西南科技大学在中国的卫星高科技之城“西南硅谷”绵阳,中国石油大学在油气储备丰富、海陆运输发达的东营……这些中小城市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驰名,而小城中的大学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也是独树一帜。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小城中的大学由于办学时间长,培养出的人才已渐成气候,校友资源不可小视。

反说小城:选专业要扬长避短

要选好合适的专业。小城不占有政治、交通等优势,因此一些现代服务业和软环境产业很难在短时间获得较大收益,但小城是大城市的补给站和重要的下游供应商,在能源、矿产、产品加工、农副产业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中小城市,资源性、基础性行业是龙头。例如,2006年,大庆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493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7位,属于富裕城市。澳大利亚不也是“骑在羊背上,踩在矿车上”的发达国家么?要想在在小城站稳脚跟,选择最强势的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要有心理准备。中小城市毕竟不是大都市,由于基础行业占优势,因此工作也都比较具体或者琐碎。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怀才不遇,难以发挥作用,但到了大城市又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应付。事实上,中小城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正逐渐超过大城市,而且对高级人才更加重视。当周围的人都在为自学考试或者继续教育苦苦挣扎时,已经硕士学位在手的你会轻松许多,心态也会更自然。成为中小城中的精英阶层也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

要有起飞的积累。很多人把中小城市当作职场发展的跳板,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积蓄后,马上转战大城市,专心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跨国公司在招聘非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更看中相关工作经验,如果在某一行业有较强的职业背景,再加上外语能力和职业资格、相关荣誉等成功转换身份并非难事。在大城市寻求机会的失败者比比皆是,但上天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择业龙图之一:“业精于勤”

小城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大都是些比较辛苦的行业,比如采矿工程、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等。这些专业在小城中人才需求量大,上升机会也比较多,但都是能源型、制造业等基础行业,需要吃苦精神。付出努力,收获成功,神龙蛰伏,熬过严冬才能拨云见日。

一、龙藏于山:能源采矿业

虽然对于“挖煤的”、“下矿井的”这样的称呼感觉很不自在,但事实证明,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很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对于能源矿产的需求越类越迫切,发电厂、大型能源公司、电力设备公司等单位不仅待遇优厚,且专业性强,上升空间也比较广阔。

1.华东魁首:安徽理工大学(淮南)

淮南是在70年代中期随着煤炭大批开采而壮大起来的,淮南市下辖5区,是安徽城区最多的市。事实上,淮南与省会相当,全国13个仅次于省会的较大城市,淮南排在第二。安徽理工大学依托煤炭中心的地理优势,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应用化学、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煤炭学科特色明显。其中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拥有博士学位授权。该校具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矿业工程、安全工程两个工程硕士授予权,高校教师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因此在华东地区有较大学术影响。其安全工程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采矿类复合型人才入选“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也是每年就业形势最稳定的专业。校友中有现任吉林省省委书记王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牛维麟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少将龚烈航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原校长张文祥教授,宣城市市委书记高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