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阅读答案 > 诗歌阅读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古诗词阅读附答案(高中)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8-21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这句比喻的“新奇”之处。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古诗词阅读附答案(高中)

浣溪沙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这句比喻的“新奇”之处。

参考答案:

13. “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不相类似,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分别有“轻”和“细”的相似点﹙2分﹚另外,一般的比喻是化抽象为具体,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似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似愁,化具体为抽象,颇有意境。﹙2分﹚。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参考答案:

10.(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1)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一个    ▲      (具体季节、时段)所生发的淡淡的惆怅忧伤。(2分)

(2)词的下片,前两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历来被诗评家引为佳例,请做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7. (1)(2分)初春(1分)的早晨(1分)

(2)(2分)作者在这里打破常规,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以抽象的情感喻具体的物象)以“梦”喻“飞花”比出花之“轻”,以 “愁”喻“丝雨”,比出雨之“细”。( 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描写出花之轻,雨之细)。(分析出比喻的特点即可)

1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13.(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飞花”比作“梦”,把“丝雨”比作“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飞花轻盈、细雨蒙蒙的特点,新奇传神。

上文就是精品学习网给您带来的古诗词阅读附答,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标签:诗歌阅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