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阅读答案 > 记叙文阅读

高中高一记叙文阅读:《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附答案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9-01

阅读题是很多同学发愁的事情,精品学习网的小编特别为大家准备了高中高一记叙文阅读,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高中高一记叙文阅读:《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附答案

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

黄仁宇先生应算是史学界的异数。他半路出家,发愤苦攻,以一介白首而成为有所成就的历史学者,其学术之毅力,令人敬佩。他年五十七始发表第一部著作,到今以八二高龄谢世,凡二十五年,勤奋终始,笔耕不辍,学术造诣日臻深厚,而其谨严的治学态度,亦足垂范后人。

黄仁宇先生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其史观自然难免会杂有两派之特点。两派观点虽有差异,但都不愿拘泥于历史之片断,试图厘清整个历史发展之脉络,有汤因比 “大历史观”之特点。黄仁宇先生亦自称信奉大历史观,试图“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中国大历史》),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这个特点在《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著作中得到了体现。然而治大历史必要有扎实之史学功底,穿透时空隔阂之强劲功力,和敏锐把握历史命脉之深刻透视力。而要把此三者用到纯熟精炼之地步,殊为不易,即便博学宏识如汤因比,也不能说是成功。黄仁宇因受后天限制,治大历史更是难免力不从心。因此,虽然先生其志可钦,其情可叹,这两部著作却显得力度不够,我以为他的努力基本可归为失败。

然而黄仁宇先生的史家地位,并不定乎此。他之必可在史界占一席之地,在二十年前之《万历十五年》,甚至更早的《明代十六世纪的财政与税收》中,即已奠定。在此二著作中,先生自称“不斤斤计较书中人物短时片面的贤愚得失,其重点在将这些事迹与我们今日的处境互相印证”(《万历十五年·自序》),同时还试图把那个狭小的历史切片放诸一个被人为拉大的历史时空之大视境中去考察。从前者看,黄仁宇先生的努力是颇成功的;然而在后者上,则并非无懈可击。

黄仁宇先生作为史家之另一贡献,还在于他努力将历史研究从陈寅恪式的纯学术之高台楼阁中解放出来,以相对通俗易懂之方式进行普及,使大众能有兴趣去了解本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之为人景仰者,当然还远不止乎此。其人侨居海外,而心怀故国,以探索民族前途为第一要务,其炎黄赤子之心,天可为鉴。

黄仁宇先生的学术观点或可商榷,其史学地位或可再辨析,他所从事之事业虽未竟,然而,他之为一今已鲜见的有良知之真正的民族学者,他之为探索思考民族前途而付出的不懈努力,都足可为后人纪念。

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黄仁宇先生史学研究的突出成就。(6分)

8. 从文中看,黄仁宇先生为人敬仰的原因有哪些?(6分)

9.作者既说黄仁宇先生之“治大历史”的“努力基本可归为失败”,又说黄仁宇先生“可为后人纪念”,对此应当如何理解?(6分)

参考答案:

7.(6分)①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大众了解本国历史的兴趣。

评分建议:①4分。答“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2分;答“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2分。②2分。

8. (6分)①勤奋终始的学术毅力,②谨慎严密的治学态度,③心怀故国的赤子之心,④日臻深厚的学术造诣,⑤古今印证的治学方法,⑥坚守良知的人格风范。评分建议:每点1分。

 

9.(6分)①“治大历史”对学者的要求很高,黄仁宇的力不从心是可以理解的;②黄仁宇“治大历史”的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在史学界的地位;③黄仁宇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等令人敬佩,值得人们纪念。评分建议:每点2分。

高中高一记叙文阅读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记叙文阅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