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戏剧

福建闽西汉剧的艺术特点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9-10

今天,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闽西汉剧的艺术特点,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福建闽西汉剧的艺术特点

闽西汉剧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净四门,后为生、旦、丑、公(老生)、婆(老旦)、净六行。老生分文、武老生,黑净分大花、二花,丑分官袍丑(“官带丑”)、方巾丑、短衣丑。此外还有彩旦、大丑等。

闽西汉剧的表演程式十分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如“拉山膀”,又叫“开山”、“拉山”,是跳台的起始动作,而且各行当都有“右单山膀”、“左单山膀”、“开山膀”三个阶段。其与别的剧种不同的特色是,动作细腻,刚中带柔,手心朝外,手指向上,两手与头部成“山”字形,故而得名。

闽西汉剧的声腔属“板腔体” 。以西皮、二黄为主,兼用部分昆腔、高腔、吹腔、南词北调,并吸收了大量在闽西、南广泛流行的民间小调和佛、道教曲调。其中“二黄、西皮”旋律的基本型态,因长期受闽西民间音乐和按本地方言的声调正字行腔的创腔影响,从而产生了具有本剧种特色的有别于其他皮、黄剧种的闽西汉剧皮、黄声腔。闽西汉剧的唱腔,各个行当有很多区别。老生、丑、老旦用本嗓;小生和旦用假嗓。老生的本嗓苍劲宏亮,稳实刚健;丑的嗓音偏暗,高低、强弱、缓急骤变,十分夸张,常用滑音、颤音润饰腔调;老旦则夹鼻喉之音,行腔温朴;乌净带炸音;红净高音用综合音,低音用本喉音,即俗称“双夹雪”的以鼻腔共鸣为主的音腔,为闽西汉剧独特的一种唱腔。花旦的假嗓活泼轻快,柔和婉转;青衣却带花腔;正旦行腔静美圆润;小生嗓音清晰明亮,行腔滞洒、刚健,道白以湖广话为基础,押中州音韵,又吸收闽西方言,所以有“土官话”之称。 所用的伴奏曲牌和锣鼓经极为丰富,与其它剧种有明显区别。伴奏曲牌常用的有300多首,吹牌常用的100多首。此外,还有许多经过闽西汉剧艺人改造的汉乐、十番(八音)、“中军班”音乐、民间小调以及来自闽西、南乃至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器乐曲都很有本剧种特色,极大地丰富了闽西汉剧音乐。闽西汉剧的锣鼓经有100多套。其中,可分基本锣鼓点、小套锣鼓经、大套锣鼓经、皮黄锣鼓介、引白锣鼓介等五大类。其中,以“十二景”最有代表性,它几乎包括了各种打法的套路和变化,闽西汉剧艺人分别称之为“火炮鼓”、“后槌”、“水波浪”等。这不仅名称形象化,而且只有用它的套路才能打出本剧种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

闽西汉剧的乐队建制与其它皮黄剧种也有明显区别。它分 文、武场。吊规、提胡、洋琴、小三弦为基础,加上椰胡、中胡、双青、阮、竹笛、唢呐、号头等民族乐器。头弦(又名“吊规”)是闽西汉剧最具特色的乐器。 头弦用坚硬的红木或梨木制成。琴筒头细、尾粗、长12厘米、厚2厘米;琴杆长60厘米;弓长78厘米。过去用丝线弦,音色高、尖、清脆、独具一格,音色透亮,音量增大,穿透力强。

闽西汉剧道白和唱词以“官话”为基础,押中州韵。因结合闽西方言的发声而形成闽西的用韵特色。其中,语言的调值近似“洪武正韵”。 而它的脸谱特色主要表现在净和丑两个行当。脸谱最多的当属净行,红净、黑净共有传统脸谱并模型两套80个。

你喜欢这篇闽西汉剧的艺术特点?如果你喜欢,来看看吧!

标签:戏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