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 青海高考作文

青海2014高考作文热点话题:莫让“拆迁”抹去城市的文化记忆

编辑:sx_baiw

2014-05-28

精品学习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青海2014高考作文热点话题:莫让“拆迁”抹去城市的文化记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莫让“拆迁”抹去城市的文化记忆

材料一:2011年2月28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过江索道到达终点站,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终于和山城重庆告别。

索道运营的最后一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等各种心情,来到索道运营处,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以这种方式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站台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了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其中一名市民表示:“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

材料二:2010年5月24日,青岛老舍故居修复工程竣工,同时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题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落成并开馆。

实际上,这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式小楼一直以来都有人居住。陈先生便自幼生活在这里,他对这座小楼充满了感情。1981年,老舍夫人胡絜青和长女舒济来此访旧,他才知道这里曾是老舍故居。对于搬迁,陈先生和邻居们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我们都很赞同政府这个决定,个人都作出了牺牲,可这是为了国家,为了这座城市。如果是房地产开发,而不是恢复老舍旧居,我们是绝不会同意迁出去的。”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青岛市政府和市民的努力,让这座建筑拥有了尊严。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打造城市文化,但方法不一,有些是大剧场、大图书馆,其实城市更应该去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而如果我们再不控制一下推土机的方向和速度,我们在书写当代的城市建筑史时,会不会尴尬地发现:我们面对的只是一部城市“拆迁”史。

材料三:2010年10月21日,南京宣布将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属于南京的DNA基因库,将保存南京2 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对此,南京市长季建业表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血脉相连、代代相传的文脉,这个文脉就是每个城市自己的DNA,也是自己的“城市故事”。南京是一座拥有2 500年建城史、4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文物艺术等,也拥有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这2 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不可或缺的财富,一定要保护起来。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

城 市

悲 歌

⊙ 雷阳雪

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与文化了断的利刃!城市正唱着一曲悲歌,一曲找寻根基的悲歌。

城市的外衣,是没有温度的,只有钢筋水泥,只有纷扰的噪音。然而,因为涌入了代代更替的人群,因为有了时间凿下的痕迹,城市的心变得温暖起来,开出了繁花朵朵。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从南向北,从人文到地理,为子孙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富。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尽到这一光荣的责任。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我知道,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如果这就是爱国,如果这就是良知,那我不得不说,我们的良知与责任成了作秀,毫无诚意可言!

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这种保护是良知与责任的共同体现,我们去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望见高楼,都能乘坐地铁,都能体验霓虹闪烁,然而那些小桥流水,那些古风古韵,我们去哪里找寻?我们需要的,难道是繁华的一个又一个翻版?不,我们需要民族文化,我们需要自己的记号,宁做最独特的玉石,不做满天繁星中的一颗。

城市在哭泣,在悲歌,我们真的没有听见吗?不,我相信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麻木的心,我相信经典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拆迁,那是一座丰碑,丰碑是不倒的!面对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舒乙先生说,如果绝大部分的胡同和四合院都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还能找到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多年建都史吗?是啊,当一座城市的根被活生生地拔掉,这样的城市还具有生命吗?充其量只是一座繁华的躯壳!

一曲悲歌,在古迹的灰烬中唱出,在空虚的城市回响,一个“拆”字,拆下了几代人的回忆,丢弃了几千年传承的责任,我们的良知应该苏醒,在感叹痛心后,更应用行动,带着满满的责任,肩并肩站成一座围墙,守住那些过去的记忆。

点评

本文妙用拟人,让人倍感亲切。城市有心,她在哭泣,在悲歌,形象地表达出拆迁带给城市的巨大伤害。立意有深度,见解不凡。作者理性思考时下的“开发”“资源利用”,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城市文化被毁的背后是利欲熏心,折射出人们良知与责任的缺失。披情入文,情感真挚。面对城市文化被破坏痛心疾首,真切呐喊,要让良知苏醒,要用行动守护那过去的记忆。

【青海高考作文抢先看】2014青海高考作文题目、青海高考作文 预测、青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尽在青海高考作文栏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