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 广东高考作文

广东高考高分作文:转换视角,生活于当下并不难

编辑:sx_baiw

2014-05-12

精品学习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广东高考高分作文:转换视角,生活于当下并不难,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换视角,生活于当下并不难

广东一考生

居里夫人的外甥女对她说期盼生活于一世纪以前,而伊雷娜却期待未来世纪。这让我想到时下大热的“穿越”文化。远古时代,虚拟动漫世纪……都成为现代人的疆场,为所欲为。

穿越之风的背后是什么呢?我想,这与现代人心理素质不高,悲观待世不无关系吧。现实的骨感让许多现代人碰壁,认为理想变得遥不可及,而生活的压迫让他们无处可匿,便只好信马由缰,在幻想的世界称王当帝,以缓心中难以抒发的抑郁。

如此逃避现实悲观避世,只关注生活不完美的心理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人,须得活在当下。就如居里夫人所言:“人们可以在每一个时期都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所以,请转换视角,不再积郁于现实的不完美吧,调整视觉的焦距,定格于眼前的旖旎风光,发现现实的惊心动魄的美吧!转换视角,你便会发现活于当下的惬意舒畅,活在当下并不艰难。

生活并不缺少美。可曾见过巍峨的泰山?可曾见过吐纳古今,剪裁天地的定西千年古杏树?可曾留意岸边婀娜多姿的垂柳?可曾留意静如镜、动如火连(练)的湖面?转换视角吧,不要再哀号于社会不公,埋怨恶浊的社会风尚,发现如此这番美景,生活难道不更快然自足吗?

《活着》的作者余华曾愤怒于现实的黑暗,眼见之处,净是百姓贫困与富贵者角逐的金钱利益的嘴脸,他的目光聚焦于社会的阴暗面,以至长时间他都是一个“愤怒而冷漠的作家”,生活无比艰辛,内心无比煎熬,以致产生自杀念头,现实生活无以为继。然而,在他转换视角,换一种心境,即他说的:“将生存变为生活”,他便快意自然地活在了当下。他透过《活着》,将生命的古板田地耕得哗哗翻动,如水面的波浪,让生命中的每一个苦难都成长为一个希望。

你发现了吗?转换视角,从悲观中挪移视线,聚焦于生命的美好,当下的生活也有清风明月自在怀的安谧与舒适,,生命一如花海绚烂艳丽。

请转换您的视角,以美为出发点,静心凝视生活,活于当下吧!现实也有黄药师的桃花岛:有好风,有好箫,有好桃花景,还有爱女。

只要转换视角,活于当下并不难。

成功之道

考生首先摆出了反面的社会现象——穿越文化热的社会现实——并对它直接进行批判。在批判错误行为的同时,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人,须得活在当下。面对不如意的社会现实,考生反对悲观待世的做法,倡导应该“转换视角”发现美丽。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的论证方法。先以自然景物为例证在面上铺开证明自然是美丽的,进而类比论证社会的美景。由此得到“生活并不缺少美”的观点水到渠成。在点的例证上,考生选用了作家余华的例子,通过余华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转变来证明人可以过充满希望的生活。

考生的语言优美,句式整散结合,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展现了良好的写作功力。问句的使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对教材内容的化用,如“生活难道不更快然自足吗?”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得分:25+23+10=58

欣赏完这篇广东高考高分作文:转换视角,生活于当下并不难,大家是不是得到许多启示呢? 如果你觉得自己也跟他写的一样好,那么,就来投稿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