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 安徽高考作文

14年安徽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陈光标台湾高调行善引争议

编辑:sx_baiw

2014-05-28

精品学习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14年安徽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陈光标台湾高调行善引争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光标台湾高调行善引争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1年春节,大陆“首善”陈光标率领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行善,捐出新台币5亿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为台湾低收入户及弱势族群寒冬送暖。然而,由于陈光标行善风格与方式过于高调,在台湾引发了巨大争议。尽管如此,陈光标在台湾所到之处,仍然到处都有人拦路陈情,希望领个大红包。对于这种现象,各界评论不一,有评论称其太过高调显得伪善,有不尊重受捐者的嫌疑;也有评论说陈光标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一颗拳拳爱心。而陈光标表示,做好事就应该受到表扬,而这种表扬将会引领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哪方面的思考,请将你的观点或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和抄袭。

高调行善有何不可

◆ 高妍宇

孔老夫子曾对他的弟子子贡说,做了善事就应该被夸赞,并且应该欣然接受夸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你的善举。

这话简直说到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心里去了。

行善之本在于助人,在于救人,只因善心能够给人带来温暖,能够让人重新回归幸福与甜蜜的生活。然而,尽管“慈善”一词人见人爱,人见人夸,但是慈善之举却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某些伪慈善者的“嗟,来食”之举,注定要受到所有有尊严有骨气之人的抵制,所谓“人活一口气”嘛。但是,如果慈善者满腹真诚,虔诚呼吁贫困者接受救助,这样的举动看似有悖中华民族谦虚淡泊之优良传统与“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却因真诚可爱而未尝不可。

善,是传统美德,古有皇帝搭棚施粥,现有各类慈善基金会。强调奉献,强调关怀的慈善之心已经在无形中深深扎根于现代人的心里。但天下之大,我们并不能一味要求人人的行为举动都要一致。正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行善方式不同,是不是善心就不一样了,是不是善心就变味了呢?

一直以来,总听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然是善举,为何不能正大光明地让别人知道呢?做了善事隐姓埋名固然能体现出所谓人格的高尚,但做了好事还要生出偷偷摸摸的心理就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了。从小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受到表扬,只因为受表扬所带来的关注与榜样效应能助长自己的信心与他人向自己学习的动力,难道做慈善就不是这样了吗?反过来说,若是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知道恩人是谁,于是认为受助理所当然,那“感恩”一词也便失去了其最原始的意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便会因为其浮于表面的做作与表现而流于空洞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大张旗鼓地行善是在践踏受捐者的自尊。其实不然,既然有人响应这种举动,就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善心与沟通。受捐者并不是弱小者,接受别人的善心会让他们更快地成长,以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善心轮回,真情不是永远都在上演吗?

世界有了慈善,才有了在你跌倒后扶起你的那双手,才有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送给你的那一片温暖。当你触摸了那双手,当你接受了那份温暖,你感激的笑容,胜过了三月的春风,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

高调行善,便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效应,能唤起更多的爱心。世界本是一片奉献爱心的天地,也应是一片享受爱心的天地。只有付出与回报,彼此都将爱奉献给他人,才能将这炽热的神圣之火传递下去,才能让爱的河流奔腾不息。

古罗马哲学家说过:“世界本是黑暗的,当人们点燃了爱的火焰,才变得明亮而温暖。”慈善是伟大的,但同时又不是默默无闻的,它需要每一个得到爱的人同时也要感受到爱的存在。

高调行善,便是在舞动善的旗帜。我相信,这面旗帜会因着更多人的参与而不断被传递,让世界共同演绎爱心的轮回。

点评

“行善要高调”,文章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作者由古说到今,指明慈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着重阐释了低调行善与高调行善的不同,批驳了反对高调行善的错误观点。前一部分,激情飞扬;后一部分,舒卷有致。中间几处引用把论述引入深处,最后再次重申观点,论证有力。

【安徽高考作文抢先看】2014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安徽高考作文 预测、安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尽在安徽高考作文栏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