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冲关密卷及答案(2)

2012-12-12 14:47:47 字体放大: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考试的具体内容,希望可以给考生提供帮助

2012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冲关密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2.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监视策略

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调节策略

4.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5.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冢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8.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9.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10.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11.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

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12.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动荡性

13.( )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

A.系列型

B.沉思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14.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认知同化学习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5.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

A.一门自然学科

B.一门社会学科

C.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

D.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2.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3.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 )。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

B.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4.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哪些特征?( )

A.挑战性与创造性

B.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E.不打无把握之仗

5.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常常要用到哪些方法?(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课堂问答法

D.练习法

E.实验法

6.学习动机的作用包括( )。

A.激活动机

B.定向动机

C.强化动机

D.调节动机

7.关于归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

B.将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感

C.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可期待下一次的成败

D.将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可产生内疚

8.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

A.工作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9.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 )。

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

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C.科学的进行比较

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10.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断续型操作技能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

8.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

9.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

10.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

11.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

12.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

13.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

14.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

15.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6分。共13分)

白老师是高三(一)班和高三(二)的语文老师。他在开始学习新的阅读课时,对高三(一)班的学生宣布两点:第一,学完后测验,以了解其阅读成绩;第二,两周后要参加知识竞赛,考查这个内容。而在高三(二)班忘记了提示这一点。结果发现,虽然第一次测验的成绩两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知识竞赛的时候,(一)班的成绩显著优于(二)班的成绩。

1.该案例中体现了(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单选题]

A.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B.学习者的主动性

C.学生的学习策略

D.练习

2.该案例给我们的提示是( )。[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应提供现行组织者

B.教师应要求学生为长远目标而掌握材料

C.教师应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D.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小军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丽的学习成绩相"-5稳定,一般都在前十名内。而小军的成绩忽高忽低,有时在前十名,偶尔也会落后。班主任李老师和他俩谈起报考志愿的时候,发现小丽倾向于选择非常好的学校或者非常差的学校,但是小军则喜欢选择这二者中间的学校。

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小军和小丽分别是( )。[单选题]

A.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

B.避免失败者,避免失败者

C.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

D.力求成功者,力求成功者

2.成功动机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选题]

A.维纳

B.班杜拉

C.奥斯本

D.阿特金森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B【解析】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只能获得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

3.C【解析】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

4.B【解析】根据变通性(也称灵活性)的定义,选B。

5.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6.D【解析】全身松弛训练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7.B【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8.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9.A【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0.B【解析】智商l00表示中等智力。

11.D【解析】感觉记忆中,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所以主要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

12.C【解析】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

13.C【解析】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更好。

14.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基本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类似于平时所说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这“三基”。主要的不同在于,基本结构不仅指一般原理的学习,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15.C【解析】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能降低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惩罚。老师让学生做十遍,是为了使学生做错题的概率降低,因此,属于惩罚。

二、多项选择题

1.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定位的理解。

2.ABCDE【解析】略。

3.ABCD【解析】①试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②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③试误取决于学习情境或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问短,顿悟一下子产生;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长,顿悟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产生。

4.ABC【解析】略。

5.ABCDE【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法、练习法、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参观法。

6.ABC【解析】动机的作用有三方面:激活动机、定向动机、强化动机。

7.BCD【解析】根据韦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将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可期待下一次的成败;将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可产生内疚。

8.BCD【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9.ABCD【解析】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10.CD【解析】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可将操作技能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断续型操作技能。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成败的原因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都有关系,归因于能力的不足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解析】略。

4.×【解析】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能断言人格障碍必定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5.√【解析】略。

6.×【解析】实物直观过程中实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常常混在一起,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

7.√【解析】略。

8.√【解析】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9.√【解析】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10.×【解析】此说法是错误的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11.√【解析】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12.×【解析】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

13.√【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14.×【解析】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15.×【解析】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四、情境分析题

(一)1.B

2.BD

(二)1.C

2.D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网

精品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