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四)

2011-04-26 15:03:09 字体放大: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教师资格频道为参加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朋友搜集整理了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四)

四、辨析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19世纪末。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的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叫做概念同化。

4.(×)。物质活动指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因此两者不是同一种活动。

5.(√)。

6.(√)。

五、简答题

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的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从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式上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2.答: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